斜日荒山返旆旌,野烟迢递暗孤城。
路迷春草连云碧,水绕寒川隔岸明。
细雨不禁花外冷,惊风可奈树边声。
芳菲有兴催归急,每苦登临不称情。
注释:
- 曹文村晚归:曹文村在黄昏时分返回,他骑马归来。
- 斜日荒山返旆旌:夕阳斜照在荒芜的山上,曹文村的马鞭子挥动着,就像飘扬的旗帜。
- 野烟迢递暗孤城:野烟袅袅地弥漫,远处的孤城显得更加昏暗。
- 路迷春草连云碧:道路被春天的草丛遮住,仿佛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 水绕寒川隔岸明:水面环绕着寒冷的河流,两岸的景色明亮清晰。
- 细雨不禁花外冷:即使是细雨也不禁让人感到花外更加寒冷。
- 惊风可奈树边声:猛烈的风吹过树旁,发出阵阵声响。
- 芳菲有兴催归急:春天的气息令人兴奋,催促着我尽快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归家途中所见所感的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斜日荒山返旆旌,野烟迢递暗孤城。”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荒山回望的宁静画面。诗人骑着马缓缓行进,夕阳斜照在荒山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远处的孤城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孤独。这一句通过写景,营造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铺垫。
颔联“路迷春草连云碧,水绕寒川隔岸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春天的草覆盖着道路,与天空连为一体,形成一幅碧绿的画面。而远处的河水环绕着寒冷的河床,两岸的景色明亮清新。这两句通过写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颈联“细雨不禁花外冷,惊风可奈树边声。”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声音元素——雨声和风声。细雨纷纷洒落在花丛之外,使周围的空气变得更加冷清。而猛烈的风吹过树旁,发出阵阵声响。这两句通过写景和声音元素,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尾联“芳菲有兴催归急,每苦登临不称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春天的气息使人兴奋,催促着他尽快回家。然而每次登上高处,都不能满足他的心意,使他感到不称心。这两句通过写景和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歌中还蕴含着一种深深的乡愁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