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柳千条拂晓风,乱山如迓拥晴空。
闲情缓辔蝉声里,幽兴题诗烟霭中。
野草连天望迢递,人家隔水正冥蒙。
青松短壑遥相慰,一入白云暑自穷。

【注释】

癸酉:农历年号,唐僖宗乾符三年(876)。西庄:地名,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

拂晓:拂,掠过;晓,天明。

迓(yà):迎。

悠:远,长。

霁(jì):云消雨止,转晴。

遥相慰:遥遥相对,互相安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夏日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清新。开头两句“翠柳千条拂晓风,乱山如迓拥晴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清晨,绿柳轻拂着和煦的春风,群山环绕着晴朗的天空。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将翠柳比作千条,将山比作乱舞的舞伴,将天空比作被群山拥抱的晴空,形象地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接下来两句“闲情缓辔蝉声里,幽兴题诗烟霭中”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刻画。诗人在蝉鸣声中悠闲自得地驾车游览,在烟雾弥漫之中吟咏诗歌。这里,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界的景象相互融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野草连天望迢递,人家隔水正冥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他看到无边无际的田野上生长着茂密的野草,远处的村庄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野草、山川、村庄等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部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