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桐江慕一丝,壮心苦惜暮年时。
随珠夜掷多相讶,楚璞烟涵几见知。
碧柳自栽栖靖节,朱弦欲奏失钟期。
危楼惟有沧溟月,弄向清风一解颐。

【注释】桐江:指浙江桐庐县的桐江,是李白祖籍所在地。一丝:比喻微薄的官禄。壮心:壮志未酬的心愿。随珠:珍珠,比喻人才。楚璞:楚国的美玉,比喻贤才。靖节: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因反对腐败的郡守派来督察的官员而弃官归隐,世称靖节先生。朱弦:古代乐器瑟的七条丝弦之一,用朱砂涂染而成。钟期:钟子期,春秋时晋国乐师,善于击磬,与俞伯牙为知音。沧溟月:指月光映照下的大海。弄:玩弄。

【赏析】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中通过怀念先贤、表达对当政者的失望和不满,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开头两句,“高节桐江慕一丝,壮心苦惜暮年时”,写诗人仰慕前贤,但感到自己壮志难酬。高节桐江:指诗人曾祖父李白曾隐居在桐庐县的桐江,这里以桐江代指诗人的家乡。一丝:比喻微薄的官禄。“慕”是仰慕的意思,这里指仰慕前人的风范。“高节”句意谓:我仰慕先贤高尚的品格。“壮心”句意谓:可惜的是壮志难以实现,到了暮年时。暮年:老年,这里指晚年。“苦惜”句意谓:我惋惜的是壮志难以实现。“暮年时”句意谓:我遗憾的是到了晚年时。

中间四句,“随珠夜掷多相讶,楚璞烟涵几见知”,“碧柳自栽栖靖节,朱弦欲奏失钟期”,写诗人对先贤的崇敬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随珠夜掷多相讶”,传说古时有一颗夜明珠,夜里会发出光彩,人们把它放在水里,它浮在水面上,不肯沉下去,因此有人想把它扔出去。“楚璞烟涵几见知”,说楚地出产一种美玉叫和氏壁,相传是卞和砍开山石发现后献给楚王的。“随珠”句意谓:夜明珠被抛到水中后,别人看见它浮在水面上,都惊讶它居然不会沉下去。“楚璞”句意谓:楚国的美玉(和氏璧)经过烟熏后,别人看见了它就会知道它是好玉。这两句话运用典故描写诗人对先贤的崇敬之情。“碧柳自栽栖靖节”,写诗人自比陶渊明。陶渊明曾经在宅边种过柳树,后来辞官归隐田园。“朱弦”句意谓:我也曾想要弹奏起琴,但是没有遇到懂得欣赏我的人的钟子期。这两句话表现诗人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最后两句“危楼惟有沧溟月,弄向清风一解颐”,写诗人面对现实,心情舒畅之极的情景。“危楼”句意谓:高楼之上只有苍天明月可赏。“沧溟”句意谓:只有苍天明月可以赏玩。“弄向清风”句意谓:只好对着清风把酒自斟自酌了。“一解颐”,《诗经·卫风·硕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居之地,四方莫侵。”意思是说只有拥有自己的一方土地才能安居。诗人借此表示他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能保持乐观旷达的态度,不拘泥于眼前的挫折和困境。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意境开阔,风格清新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是李白少有的咏史怀人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