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弯新月两分明,春霭连山淡欲盈。
入室纤蛾曾见嫉,隔墙横翠重关情。
王书不至双规损,黛色初匀八字轻。
宛度清扬桃扇底,怕教心捧更倾城。
诗句释义和赏析:
春山: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学弯新月两分明”,描绘了天空中的月亮形状像弓,两边清晰可见,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宁静。次句“春霭连山淡欲盈”则描绘了春天的山间弥漫着淡淡的雾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景色的美丽。
译文:
- 学弯新月两分明:比喻月亮的形状像弯弓一样清晰可见。
- 春霭连山淡欲盈:指春天山间的雾气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 赏析:
- 此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自然风光。诗人以“学弯新月”喻指月亮的形状,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轮廓;同时,“春霭连山”则描绘了春天山林间的雾气,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第二联:“入室纤蛾曾见嫉”与“隔墙横翠重关情”。
- “入室纤蛾曾见嫉”:形容燕子飞入室内时,被人们厌恶并受到排斥。这里的“纤娥”是对燕子的古称,而“曾见嫉”则表达了人们在燕子飞入室内时的反感与排斥。这句诗描绘了燕子在春天的飞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困扰或不适感。
- “隔墙横翠重关情”:指窗外的柳树垂挂着的绿叶重重,仿佛是一道重门挡住了人们的思绪。这里的“横翠”是指柳树枝条垂下的样子,而“重关情”则是形容柳树枝条如同一道重门,将人们的情感阻挡在外。这句诗通过描写柳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之情。
- 第三联:“王书不至双规损”与“黛色初匀八字轻”。
- “王书不至双规损”:指书信迟迟未到,使心情受到了损害。这里的“王书”可能指的是远方亲友寄来的信,而“不至”则表示信件迟迟未能到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期待书信而心情受损的情景。
- “黛色初匀八字轻”:形容女子脸上的妆容刚刚涂抹好,眉毛细长且颜色均匀,给人以柔美之感。这里的“黛色”是指女子脸上的颜色,而“八字轻”则形容眉毛的形态轻盈而美丽。这句诗通过描绘女子的妆容,展现了春天女性的美丽与娇柔。
- 第四联:“宛度清扬桃扇底,怕教心捧更倾城”。
- “宛度清扬桃扇底”:形容桃花扇子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给人一种优雅而美好的感觉。这里的“宛度”可能指的是轻柔地摆动的意思,而“清扬”则形容桃花扇子随风飘扬的姿态优雅而迷人。这句诗通过对桃花扇子的描绘,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诗意。
- “怕教心捧更倾城”:担心自己的心情会因为这样的美景而更加倾国倾城。这里的“倾城”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形容女子的美貌足以倾倒整个国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看到如此美景而产生的自豪与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