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高龄又始春,衰延愧过鲁儒人。
一生词翰空成拙,曾悟玄关三昧真。

【注释】

癸酉:指代诗人的出生年号,即宋神宗熙宁三年。次韵新春试笔十首酬友人:在新春之际,尝试着用诗歌来答谢友人。癸酉,指作者出生的年号,即宋神宗熙宁三年。次韵:即“和作”,指与别人唱和。新春:即新年。试笔:指试着写作。酬:答谢。

【译文】

七十岁高龄又迎来新春,我惭愧自己没有达到古人的水平。

一生词翰空成拙,曾悟玄关三昧真。

【赏析】

此诗是酬赠友人的七律。前两联为第一层,后三联为第二层。全诗写自己的老来无成。

起句“七十高龄又始春,衰延愧过鲁儒人”以“七十”开篇,点明了自己年龄已高,但仍然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这里既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也暗示了自己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衰延”一词,表达了自己对衰老的无奈和感慨。“愧过”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慨,觉得自己在学识上远远不能与古人相比。而“鲁儒人”则是古代学者的一种尊称,此处用以自谦,表示自己虽然学有所成,但在学识方面仍不如古人。

颔联“一生词翰空成拙,曾悟玄关三昧真”承接上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悟。这里用了两个典故:“词翰”一词,通常用来指文人的笔墨之作;“玄关三昧”则是佛教用语,意为领悟到了宇宙万物的根本道理。这两个典故都与学问、智慧有关,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两句诗是在表达自己在学术上的困惑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学问的渴望和追求。这里的“虚怀若谷”四字,则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心境——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最后两句“平生未识庐山真面目,今日方知水底有游鱼”则是一个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这里使用了两个典故:“庐山”和“游鱼”。前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后者则是一种比喻,表示隐藏在深处的事物或人才。这两个典故都与人生的经历有关,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两句诗是在表达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曲折。这里的“平生未识”四字,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去一直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生的奥秘和价值所在;而“方知”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在经历挫折和磨难后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晚年生活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理解和感悟。它既有对自我的反思和批评,又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