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花凋谢北堂阴,霜露频惊孝子心。
几夜梦魂随雨散,四时哀怨逐年深。
镜中人去尘生匣,窗外乌啼月满林。
留得杯桊是遗物,难将春酒为重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为:
萱花凋谢北堂阴,霜露频惊孝子心。
几夜梦魂随雨散,四时哀怨逐年深。
镜中人去尘生匣,窗外乌啼月满林。
留得杯桊是遗物,难将春酒为重斟。
注释与赏析:
- 萱花凋谢北堂阴:这里的“萱”指的是一种植物,即萱草,常用于象征母爱的花朵。北堂则是指家庭中的北方房间,也常作为母亲的居所。整句诗表达了母亲在北堂中因萱花凋落而感到的孤独和悲伤。
- 霜露频惊孝子心:“霜露”指自然界的寒霜露水,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孝子心则指对母亲的孝心和关怀之心。这里表达的是子女因为看到母亲的衰老和疾病而感到心痛和不安。
- 几夜梦魂随雨散:“梦魂”指梦中的幻象和思念,“随雨散”则表示这些梦幻和思念随着雨水的消散而变得飘渺和不可知。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触及的痛苦感受。
- 四时哀怨逐年深:“四时”指一年中的四季,“哀怨”则是指悲伤和怨恨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一生的悲伤和怨恨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
- 镜中人去尘生匣:这里的“镜中人”指诗人自己,他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已经老去,面容憔悴。“尘生匣”则是指镜中的尘埃已经布满了整个匣子,形容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衰老和生命无常的感叹。
- 窗外乌啼月满林:这里的“乌啼”指乌鸦的鸣叫,常用来象征夜晚的寂静和凄凉。“月满林”则是指月光洒满了树林,给人一种幽静而又寂寥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孤寂生活的同情和关切。
- 留得杯桊是遗物,难将春酒为重斟:“杯桊”是一种古代的酒杯,“春酒”则是春天的美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留下了一些母亲生前使用过的遗物,但面对母亲的离世和生活的艰辛,他仍然难以承受这种悲痛,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为她庆祝春天的到来,只能默默承受这份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