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却儒冠换吏巾,十年辛苦向谁陈。
暂从新例司刀笔,莫怨前程诉鬼神。
遇客谩言成朽木,读书还待作祥麟。
王嫱本是倾城色,爱惜黄金自误身。
脱却儒冠换吏巾,十年辛苦向谁陈。
暂从新例司刀笔,莫怨前程诉鬼神。
遇客谩言成朽木,读书还待作祥麟。
王嫱本是倾城色,爱惜黄金自误身。
脱却儒冠换吏巾,十年辛苦向谁陈。
暂从新例司刀笔,莫怨前程诉鬼神。
遇客谩言成朽木,读书还待作祥麟。
王嫱本是倾城色,爱惜黄金自误身。
脱却儒冠换吏巾,十年辛苦向谁陈。
暂从新例司刀笔,莫怨前程诉鬼神。
遇客谩言成朽木,读书还待作祥麟。
王嫱本是倾城色,爱惜黄金自误身。
【注释】 ①正统己未:正统六年。会试,科举考试中副榜的人。辞授:辞去官职。教职,指国子监博士的职务。特蒙俞允:得到皇帝特别批准。俞允,表示接受。 ②一官:指国子监博士。冒严威:冒着严厉的惩罚。冒,冒犯,不顾。严威,严厉的惩罚。 ③圣主恩深:圣主,指皇帝。深,深厚。特赐归:特意允许我回去。 ④鹤发有缘重聚会:我的白发和您重聚了。鹤发,指老人的头发像白鹤那样雪白。重聚会,重聚。 ⑤鹓班:指朝廷官员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朝天宝四年(745)创作的。这一年,杜甫在洛阳与友人相会,并参加了一个宴会。诗的作者就是杜甫,他的朋友郑尊生在这次宴会中去世了。 下面是对每句话的逐句释义: 1. 痛哭尊生老,荥阳共祖姬。 - "痛哭尊生老":指诗人因好友郑尊生的去世而悲痛欲绝,泪水如雨般倾泻而下。尊生是郑姓的尊称,表示对他的尊重和敬仰。老,这里指的是人已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好友离世的哀伤之情。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遗民》,全诗如下: 遗民 县城南去渺江津,烟水沧洲杜若春。 百亩园田供祭享,几家鸡犬聚比邻。 功名不入闲边梦,鸥鸟如知物外身。 不是圣朝徭役简,岂容林下有遗民。 逐句翻译: 1. 县城南去渺江津,烟水沧洲杜若春。 注释:县城位于南方,远离了江津的繁华之地。烟水沧洲指的是被烟雾笼罩的江洲,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2. 百亩园田供祭享,几家鸡犬聚比邻。
【注】泮水:古代指学宫前的池水。游歌日:指在泮水中游嬉歌唱的日子。于今已十年:至今已经十年了。 蹉跎:虚度光阴,消磨岁月。天府榜:科举考试中选的进士名录。迢递:遥远。客乡船:客居在外的船只。强仕:壮年时期、中年时期。范庄:指作者家乡范县。 【注】高山须仰止:高山是值得仰望的。指品德高尚的人应该学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赴考者寄予厚望,并对其前途表示美好祝愿。全诗四句,每句七字。
【注释】 奉天殿:皇帝举行大典的朝堂。九门:即京城城门。喔喔鸡人:古代宫门守卫者。报晓来:早晨鸣叫,报告天明。烛影:指烛光。遥连:形容光线延伸的样子。鞭声:指皇帝出行时侍卫们挥舞着长矛和马鞭的声音。衮:古代的一种礼服,这里指皇帝穿的龙袍。群阴:指大臣。伏地:跪在地上。天颜:皇帝的脸。喜:高兴。万岁:皇帝的尊称。山:高耸。御辇:帝王的车子。才:才能、本领。贾至:唐朝著名诗人,有诗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清逸》。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1. 溷杂岂我事,奔趋非我能。 【注释】:混杂是非是我的分内之事,追逐名利不是我的本愿。 2. 身如临水鹤,心似出家僧。 【注释】:身体像站在水中的鹤一样高洁,心灵如同出家的僧人一样清净。 3. 入竹雪堪听,采花蜂可憎。 【注释】:走进竹林可以听到雪花落下来的声音,采摘花朵的蜜蜂让人讨厌。 4. 夜来读无逸,不厌浊油灯。 【注释】
【注释】 百岁(年寿):指人的寿数。难致:难得。近之能几人:接近的人有几个。方寸:心室,即内心。一腔春:满腹的激情或才华。文献:指家学、学问。衣冠:指衣冠制度。太古民:指上古时代的平民百姓。来者:来继承前人事业的人。清尘:指死者的遗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老翁的颂扬,赞其高寿和才华横溢。首联点出百岁之难,并以此自谦,说明自己接近百岁的人是屈指可数的。颔联写其一生所为,以“方寸地”喻心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概括诗歌主旨及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注意要结合写作背景来理解。同时要注意注释中提示的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以及赏析中的提示。 本题是一首七绝,全诗八句共四韵,结构上属于律诗。首联“晋人书法盛唐诗,曾向人家屡见之”
赠道者 曾向仙坛赴远招,手持符箓下云霄。 谁人叶县双飞舄,何处秦楼一段箫。 垆鼎有丹传弟子,江湖无路觅松乔。 从君愿借降魔剑,斩尽花间月下妖。 注释: 1. 仙坛:神话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道教的神仙居所。 2. 手持符箓:拿着道士用来驱邪避鬼的符咒和法器。 3. 叶县: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汝南县,是老子故里。双飞舄(xì):传说中的仙人鞋。 4. 秦楼:《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建造阿房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李寺丞弟还弋阳》的原文和译文。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落花飞絮绕都门,送客将归祭水滨。 - 注释:落花飘荡,柳絮飞舞,环绕着城门(都门)。这是在送别李氏兄弟时的景象,他们即将踏上归程,来到祭祀水源的地方(水滨)。 2. 行李祗携三尺剑,锦囊剩贮百篇文。 - 注释:只携带了三把剑作为随身之物,而诗书卷轴则装在精美的锦囊中。这两句表达了李白对弟弟的深情厚谊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逐句翻译诗句,然后分析其大意,最后赏析其艺术特点。 “怕将明镜照衰颜”,怕把明镜照出衰老的容颜。这句诗是说诗人害怕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一照衰颜一惘然。”照出了衰老的容颜,诗人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尺颈渐长如瘦鹤,半头尽秃似枯禅”,脖子渐渐变细如同瘦鹤,半边的头发都掉光了,如同枯死的禅宗。这是说自己的年纪老了,身体也日渐衰退了。“道逢远客疑非我,人困沉疴却是天”
久病遣怀 共言双眼似先公,更许精明有父风。 三日乍昏微见膜,一睛骤反半无瞳。 心牵邪色群神怒,人到中年百病攻。 正欲静观天下事,举头深恨视梦梦。 注释: - 久病遣怀:长期生病后,心情郁闷而写的诗。 - 共言:普遍的说法,这里指代大家的观点或看法。 - 双眼似先公:形容眼着明亮,如先贤公的双眼一样。 - 更许:更加允许。 - 精明有父风:聪明敏锐,有父亲般的风范。 - 三日乍昏微见膜
注释: 1. 正大胸襟古怪姿,南都佳士重当时。 - “正大”表示心胸开阔,“古怪”形容个性独特。 - “南都”指的是南宋的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 “佳士”指的是有才能的人。 - “重当时”表示重视当时的人才。 2. 生憎佛老添荆棘,坐笑杨朱泣路岐。 - “生憎”表示非常讨厌。 - “佛老”指佛教和道教。 - “添荆棘”比喻佛教和道教给社会带来麻烦或困扰。 -
郭西田家 郭西十里路非遐,百亩腴田两部车。 科斗池塘鱼似蚁,清明时节树皆花。 桑阴社散邻翁醉,场上秋登稚子哗。 莫向长安歌此曲,几人憔悴正思家。 注释: - 《郭西田家》: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描绘了郭西十里路以外的景色。 - 郭西十里路非遐(jī):郭西十里路非常遥远(遥远),意味着田地非常广阔。 - 百亩腴田两部车(yú):拥有肥沃的土地可以种植两辆马车,形容土地肥沃。 -
南戴田家 不为功名恋锁缰,布衣甘老在南阳。 百年茅屋传家物,一卷农书教子方。 细柳高墙江上宅,野田荒草雨中羊。 东邻西舍皆良善,却笑他州有互乡。 译文: 不因为名利而留恋束缚,身穿布衣甘心老去在南阳。 百年的茅屋是传家的宝贝,一卷农书是教育孩子的法门。 细柳高墙映衬着江上的宅院,野田荒草中牛羊自在吃草。 东邻西舍的人们都是善良之人,却嘲笑他州的有人叫互乡。 注释: 1. 南戴田家
【注释】 戊辰:年号。紫宸:皇帝的宫殿,在大明宫之北,故称紫宸。旧时指内廷。 【赏析】 “京国新元日”,首句点明诗题,说明是写元旦;“京国”指京城,也指京都长安。“元日”(正月初一)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随朝入紫宸”意思是说随着朝廷进入皇宫(紫宸殿)。 “双亲故山下”,这句的意思是说在父母的坟前。“双亲”,即父母。“下”在这里是动词,是到的意思。“故山”,指父母的坟墓所在地。“称寿”指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