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云白近山青,竹里芽斋水上亭。
常恐城中官客至,带将尘土污阶厅。
【注释】
①题云山小隐:题在山中小隐处。
②远山:远看山。
③云白近山青:远山上的白云,近山下的青山。
④竹里芽斋:竹丛中种着嫩芽的斋饭。
⑤带将尘土污阶厅:担心带些灰尘到台阶上。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于云山的小隐所写。全诗四句,前三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面;末句写情,抒发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弃和对自然恬淡生活的向往。
“远山云白近山青,竹里芽斋水上亭。”这两句以远近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云山的景色。远望山头,白云缭绕;近看近山,青翠欲滴。而更妙的是,在青翠欲滴的近山中,又点缀着一片竹林,那竹叶间藏着的嫩芽,就像斋饭一样,让人垂涎欲滴。而在水边,有一座水上亭子,它静静地伫立在那儿,仿佛是山中的一位仙子,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
“常恐城中官客至,带将尘土污阶厅。”诗人担心的是,当城市的官员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身上携带的尘埃就会污染这座清幽的山居。这里的“官客”,指的是那些身居高官、四处游历的官员们。他们的身上可能沾满了世俗的气息,如果让他们来到这座山中小隐处,那么这个原本宁静、清新的地方就会变得不再纯净。
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远山、近山、竹林、水亭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