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星堕江波,鸡鸣曙光白。驱车下长阪,相送岭南客。
客来一何迟,客去一何迫。来时雨雪交,去路花盈陌。
为君折取河东柳,情多更买河西酒。人生倾盖贵相得,岂论结交新与久。
我歌当暂停,君轮从此发。离别虽一朝,途程须两月。
风流文采何荆州,吴山楚水曾同游。遥将十载相思梦,附寄行囊付与收。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景;第二联写送别的场景;第三联写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第四联写到别后相思之苦;最后两句以“风流文采”的荆州作结。全诗语言质朴、清新自然。
【答案】
注释:
⑴疏星堕江波:疏落的星星坠入江水中。⑵鸡鸣曙光白:公鸡打鸣报晓时天色已大亮。⑶驱车下长阪:驱车沿着山路而下。⑷岭南客:岭南的客人。这里指赵御史。⑸一何迟:何等迟延。⑹一何迫:何等急促。⑺来时雨雪交:指赵御史来的时候正是雨雪交加之时。⑻去路花盈陌:指赵御史离去的时候,路上鲜花盛开,遍地都是鲜花。⑼为君折取河东柳:为你折取河东柳,即赠给赵御史的礼物。河东柳即灞桥柳。灞桥,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东,汉宣帝时起建,故亦称灞陵桥。灞陵在长安东北二十里,是皇帝送别大臣出都的地方。灞桥柳色,为天下闻名。所以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⑽情多更买河西酒:你因离别情深,就买些美酒送给我。河西酒,泛指美酒。⑾人生倾盖贵相得:人的交情在于彼此投契相好。倾盖,把车盖碰在一起,表示友好,语本《论语·宪问》:“管仲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怨耶?’”⑿新与久:新旧朋友。⒀我歌当暂停:我的歌声该停下来了。⒁君轮从此发:你的车子从这里出发了。⒂离别虽一朝:离别虽是短暂的一天。⒃途程须两月:归程要两个月才能到达。⒄风流文采何荆州:我们扬州是多么富有才情。⒅曾同游:一起游览过。⒆遥将十载相思梦:遥想过去十年间的相思之情。⒇附寄行囊付与收:附上我的行囊给你收存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写送别的场面和表达送别时的深情,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首联先写景。“疏星堕江波”,是说天边稀疏的星星坠入江中,江水随之波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江水流动的景象。“鸡鸣曙光白”,是说明黎明时分,公鸡报晓,曙光初现,整个天地间一片明亮。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江水的流动景象,又写出了黎明时天空的变化,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颔联写送别的场景。“驱车下长阪”,是说诗人驾车下山,“相送岭南客”。岭南,古代指五岭以南地区,这里泛指南方。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相送”,既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重视,又写出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颈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客来一何迟”,“客去一何迫”,是说朋友来时很晚,去时却很急。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友人来时晚去时早的特点,又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心情。“一何”,多么,怎么,表感叹语气。
尾联写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思念。“为君折取河东柳”,是为朋友折取灞桥柳枝,以示赠别之意,灞桥柳色,为天下闻名,所以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情多更买河西酒”,是说因为离别之情深厚,就买些美酒送给朋友。“人生倾盖贵相得”,人的交情在于彼此投契相好,而不在于新旧朋友之间的区别。“新与久”,旧友和新交的朋友。“相得”,投契相合,彼此了解。“为君”“情多”“贵相得”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