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悬落照,短棹尚孤征。
衰柳愁边断,残霞雨外明。
人喧杨子渡,钟动广陵城。
渐去乡关远,凄然倍旅情。
【注释】:
1、杨子渡:古渡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2、广陵城:古城市名,即江都,今属江苏。
3、倍:加倍。旅情:旅思。旅情指在外思念故乡的情怀。
【译文】:
黄昏时分我经过扬州,
长河倒映着落日余晖,短桨划水还是孤独远征。
衰败柳条在岸边显得凄凉,残阳雨后天空分外明亮。
人声喧哗地走过杨子津渡,钟声悠扬传来广陵古城。
渐行渐远,乡愁越来越浓,
凄清之情更加强烈,旅思倍增。
【赏析】:
此诗为诗人暮春过扬州时所作。全诗写景细腻,抒情深沉。首联写傍晚时过扬州,夕阳下江水泛着余晖,船儿仍在继续前行。颔联写杨柳已衰,残阳如血,舟中人仍须赶路;晚霞与雨后的天光相映,更显其色彩之明艳。颈联写人声鼎沸,舟中人正在杨子渡边,而远处的广陵城则传来了报晓的钟声。尾联写离扬州越来越远,乡愁愈发深重,旅思愈加浓苦。
这首诗是一首羁旅诗,写暮春时诗人经过扬州时的所见所感。前四句描写诗人在江上所见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首句点出“晚”,交代了时间。次句写“长河悬落照”的景象,描绘一幅江上晚景图:长河之上,夕阳西坠,倒映在水中,波光闪烁。第三句写“短棹尚孤征”,描绘一幅江上独行者的图:小船轻快地行驶着,船上只一个行人。第四句写“衰柳愁边断”,描绘一幅边陲之柳图:柳树枯黄,岸边的柳树枝叶凋零,使人联想到战乱的年代。末两句写“人喧杨子渡”,“钟动广陵城”,渲染了一片喧闹的气氛,也烘托出诗人的心境:在江上漂泊,远离家乡,心情十分惆怅。最后两句写“渐去乡关远”,“凄然倍旅情”。离家越远,乡愁便越发沉重,旅思越发浓苦。
此诗写景工丽,语言清新流畅。首联对仗工稳,颔联对仗自然流畅,颈联对仗平仄协调,韵律铿锵悦耳。尾联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