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见明月满,犹嗟行路难。
时平耻无用,身贱敢偷安。
天地山河阔,风沙道路寒。
旅人元有泪,不必雍门弹。
【注释】
几见明月满:指在旅途中,常常看到一轮明月。
时平耻无用:指当天下太平时,自己感到惭愧,没有用武之地。
身贱敢偷安:指地位低下、身份卑微,不敢苟且偷安。
天地山河阔:形容大自然的辽阔。
风沙道路寒:形容旅途的艰辛。
雍门弹:即《渔阳掺》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里指为国事而悲叹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60年(天宝九年)春天,由长安出发,沿江东下至扬州途中所作。
第一句“几见明月满”,说明诗人是在月明星稀之夜,踏上了漫长的旅途。第二句“犹嗟行路难”,表明诗人对旅途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深感感慨。第三句“时平耻无用”,表达了诗人在政治动乱时期,不愿被卷入纷争之中,而甘愿过着隐居生活的愿望。第四句“身贱敢偷安”,则表现出诗人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地位低下,不敢苟且偷安的心态。第五句“天地山河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经地域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含着人生路途的广阔与艰险。第六句“风沙道路寒”,进一步烘托了旅途的艰辛与寂寞。最后一句“旅人元有泪,不必雍门弹”,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同时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的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寓意丰富,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