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青苔上短垣,忽看碧草翳衡门。
西来急雨寒声壮,东望挟乘晓气昏。
征戍诛求三载外,诗书礼乐几家存。
天涯地角风尘满,极目云霄漫断魂。
【解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的一首杂兴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乱时期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联“眼见青苔上短垣,忽看碧草翳衡门”,前句写眼前所见,只见长满了青苔的矮墙,又见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后句由上两句所见,突然想到这衡门之内,可能也是战火纷飞、人命如蝼蚁。“衡门”即简陋的门,用来形容战乱中百姓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颔联“西来急雨寒声壮,东望挟乘晓气昏”,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场景。“急雨”形容战场上的枪炮轰鸣,“挟风”指敌军的马蹄声,“晓气”指清晨时分,黎明前的黑暗。
颈联“征戍诛求三载外,诗书礼乐几家存”,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愤懑之情。“征戍”指战事频繁,“诛求”即征敛赋税。“三家”指的是有名有姓的读书人和士大夫阶层。“征戍”与“诛求”都是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而“三载”更突出这种痛苦延续了很长时间。“诗书礼乐”是古代士人的基本修养和理想,但如今却已无人能保全。
尾联“天涯地角风尘满,极目云霄漫断魂”。诗人以“天涯地角风尘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极目云霄漫断魂”则表现了诗人对国运的担忧以及对前途的迷茫。
【答案】
眼见青苔上短垣,忽看碧草翳衡门。
西来急雨寒声壮,东望挟乘晓气昏。
征戍诛求三载外,诗书礼乐几家存?
天涯地角风尘满,极目云霄漫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