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
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

【注释】

姑苏台:古吴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相传吴王夫差曾在此筑台。杨柳:一种落叶乔木,枝条柔软,叶子细长下垂,花白色或粉红色。张王:指三国时吴主孙权、孙皓父子。禁城:即京城。暮蝉:傍晚鸣叫的知了。管弦:乐器和弦乐合奏的统称。

【赏析】

这首诗是写姑苏台垂杨柳的。诗中用“昔日”对“今日”,对比鲜明,以昔衬今,突出今日的萧条冷落。诗人通过描写姑苏台垂杨柳的盛衰变化来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今昔沧桑巨变的感慨。

首句点题,交代姑苏台垂杨柳的历史背景。

颔联承上启下,由景及人。“淡烟芳草里”,是说如今姑苏台垂杨柳笼罩着淡淡的烟雾,芳草如茵,一片荒凉景象,往日那高入云霄的楼台不见了,只留下这棵垂杨柳。“暮蝉犹作管弦声”,是说黄昏时分,那树上的蝉儿还不停地鸣叫,就像古代的宫廷乐队还在演奏乐曲,而那曾经热闹非凡的姑苏台也早已荒废。两句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写出了昔日的繁荣昌盛与如今的衰败落寞,表达了作者对往昔辉煌的追思怀念之情。

颈联承前启后,从物到人。“曾为张王护禁城”,是说当年姑苏台垂杨柳也曾被用来护卫过吴国都城的城墙;“今日淡烟芳草里”,是说如今姑苏台垂杨柳已经沦为废墟,只能在淡烟芳草之间苟延残喘了。两句既写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无限追思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末联总结全诗,抒发感慨。“暮蝉犹作管弦声”一句,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希望那些曾经陪伴过自己度过青春岁月的人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同时,也希望那些曾经经历过风雨洗礼的人能够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姑苏台垂杨柳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追思怀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同时,也借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之辞,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