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集飞雨,萧条生早寒。我来复几时?明月缺巳团。
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狐狸啸悲风,鲸鲵喷重澜。
孤雁号南飞,音声悽以酸。顾瞻望桑梓,慷慨起长叹。
愿欲凌风翔,惜哉无羽翰。中夜百感生,展转不遑安。
枯荷响西池,槁叶鸣林端。寥寥天宇空,冉冉时节阑。
举俗爱文身,谁识章甫冠?河流未到海,平陆皆惊湍。
旗帜满山泽,呜呼行路难。
【注释】:
- 高屋集飞雨:高高的屋顶上聚集着纷扬的细雨。
- 萧条生早寒:萧瑟凄凉的景象预示着早春的寒冷。
- 明月缺巳团:明亮的圆月已经残缺,只剩下半边。
- 浮云蔽青天:漂浮的云朵遮住了晴朗的天空。
- 山川杳漫漫:山峦起伏,江河渺茫。
- 狐狸啸悲风:哀嚎的狐狸在悲风中。
- 鲸鲵喷重澜:巨大的鲸鱼在水中喷吐着巨浪。
- 孤雁号南飞:孤独的雁向南飞翔。
- 音声凄以酸:声音悲伤而凄凉。
- 顾瞻望桑梓:回顾故乡。
- 慷慨起长叹:激昂地发出感慨。
- 愿欲凌风翔:希望能够超越束缚,自由翱翔。
- 惜哉无羽翰:可惜没有翅膀(比喻无法实现愿望)。
- 中夜百感生:整夜辗转反侧,心情复杂。
- 枯荷响西池:枯萎的荷叶在池塘中沙沙作响。
- 槁叶鸣林端:干枯的树叶在林间沙沙作响。
- 寥寥天宇空:天空显得空旷无物。
- 冉冉时节阑:时间逐渐流逝,季节渐渐结束。
- 举俗爱文身:普遍崇尚纹面纹身。
- 谁识章甫冠:谁能理解章甫冠的意义。
- 河流未到海,平陆皆惊湍:河川还未流到海洋,平原上的水流都显得汹涌澎湃。
- 旗帜满山泽:山上山下到处都是飘扬的旗帜。
- 呜呼行路难:唉,行走在道路上是多么艰难。
【译文】:
在这永嘉作诗时,高高的屋顶聚满了纷扬的细雨,带来萧杀之气和早春的凉意。我已来到此地多久了呢?那明亮的圆月已经残缺不全,只剩下半边挂在天际。
漂浮的云朵遮蔽了青天,连绵的山脉消失在茫茫之中。孤独的狐狸在悲风中哀嚎,巨大的鲸鱼在水面上喷吐着巨浪。
一只孤雁在空中发出哀鸣,声音悲伤而凄凉。我回望着故乡,心中不禁感到激荡和感慨。
希望能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但可惜我没有翅膀(比喻无法实现愿望)。半夜里,思绪万千,难以入睡。
池塘里的荷叶枯萎,树枝上的树叶凋落,整个大自然显得空旷、寂静,时间也悄然流逝。人们都喜欢纹面纹身,却不知章甫冠的真正含义;河水尚未流向海洋,平地的水流就已经波涛汹涌。
山上山下到处是飘扬的旗帜,这真是行走在道路之上的艰难时刻啊。
【赏析】:
这首诗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永嘉(今属浙江温州)所作。当时,陶渊明因对政治腐败不满辞去官职,隐居山林,过着田园生活。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生之苦、社会之乱的深切感慨。
首二句写景。“高屋”指诗人所居之处,“飞雨”形容雨势之大。诗人通过描写雨水打在高楼上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风雨交加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不安。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感到无奈和惆怅的心情。
接下来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永嘉地区的所见所闻。“狐啸”“鲸喷”等意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却被乌云遮挡住了光芒,使得整个世界显得暗淡无光。
最后四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人回顾了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无法像其他有志之士那样实现理想抱负,只能独自感慨不已。诗人还指出,虽然社会上普遍存在崇尚纹面纹身的现象,但对于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却往往被忽视或误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