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疑圣人茂育物,独向微虫少宽假。
乃今知其非琐屑,欲问官司乞馀灺。
凤皇鸑鷟声苦希,白雪阳春和偏寡。
蚊蝇蚤虱多于沙,钻咂喑鸣纷丑䰩。
虾蟆幸不含毒螫,何苦呶号争跁跒。
乌鸢逐响蛇听音,宁顾入腹生症瘕。
赋诗却笑柳柳州,忍使腥臊辱俎鲊。

注释:

1.常疑圣人:常常怀疑圣人。茂育:养育。

2.独向:只对。微虫:指微小的虫子。

3.乃今:现在。

4.非琐屑:不是琐碎的事情。

5.欲问官司:想向官府投诉。乞馀灺:索取剩余的酒水食物。

6.凤皇鸑鷟(fèng huáng niǎo zhuó):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7.白雪阳春:比喻高洁美好的音乐或诗文。

8.多于沙:很多,超过沙子。

9.钻咂(zhuā)喑鸣纷丑䰩(chōu méi fēn xiù):形容蚊子、苍蝇、蚤(即虱子)等吸食人血的昆虫发出的声音和动作。

10.虾蟆:青蛙。含毒螫(zhé):有毒性。螫,一种带刺的小动物。

11.何苦:为什么。

12.乌鸢:乌鸦和老鹰。逐响蛇听音:追逐声势大的动物,像蛇一样听其声音。

13.宁顾:难道不顾。入腹生症瘕(jiǎ):进入肚子后会生出疾病。

14.赋诗却笑柳柳州:写诗嘲笑柳宗元,因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

15.腥臊(xiāng sāo):腥味,这里指腐败、污秽。辱俎鲊(zuò zhǎ):《汉书·张敞传》记载,汉宣帝时,有人将一具腐烂的尸体献给朝廷,皇帝命令张敞负责处理此事。张敞用五味调和尸体,使之成为美味,皇帝称赞这种处理尸体的方法,并将其方法教给百官,称为“腐刑”。后来腐刑也指刑罚。

赏析:

《听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通过描写各种小虫的叫声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讽刺了那些只会空谈而不敢做实事的人。全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