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十二春如绮,日暖清池跃鲂鲤。
空闺无处著柔情,梦逐残丝扑天起。
天南河汉天西流,岂知少年能白头。
便唤姮娥栽桂树,花时相约月中游。
残丝曲
玉楼十二春如绮,日暖清池跃鲂鲤。
空闺无处著柔情,梦逐残丝扑天起。
天南河汉天西流,岂知少年能白头。
便唤姮娥栽桂树,花时相约月中游。
译文:
玉楼十二层春色如锦绣,太阳温暖清池里的鲤鱼欢跃。
空闺中无处着上柔情,梦见残丝从天而起。
天之南、地之北银河都在流淌,哪里知道少年人能白了头发。
便叫月亮女神栽种桂花树,在花开的时候我们约定在月宫中相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残丝”为题,通过描绘残丝的飘逸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第一句“玉楼十二春如绮”,描绘了一座华丽的玉楼,春天的景象如同美丽的丝绸。这里的“玉楼”和“绮”都是形容景物美好的词汇,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第二句“日暖清池跃鲂鲤”,描述了在阳光下的清澈池水中,鱼群欢快地跳跃。这里的“鲂鲤”是两种常见的鱼类,用“跃”字来形容鱼群的活泼,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三句“空闺无处著柔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情感的无奈和失落。这里的“空闺”指的是空荡荡的闺房,用“柔情”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四句“梦逐残丝扑天起”,描述了梦境中的自己追逐着残丝,仿佛要将它们带向天空。这句话以梦境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句“天南河汉天西流”,用天南和天西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这里的“流”字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第六句“岂知少年能白头”,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白头”是指人的白发,用“岂知”来反问,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叹。
第七句“便唤姮娥栽桂树,花时相约月中游”,以嫦娥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里的“桂树”指的是传说中的月宫桂树,用“相约”来形容与嫦娥的约定,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残丝”这一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