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能相访,主人方远游。
空惭开径待,不为看山留。
题凤门犹掩,笼鹅帖未酬。
他时愿乘兴,来听竹斋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山中接待朋友,但主人外出未遇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

第一句:“公子能相访,主人方远游。”

  • “公子”指的是客人,即彦群。
  • “相访”表示希望拜访或访问的意思。
  • “主人”指诗人自己。
  • “远游”表明诗人正在远离家乡外出旅行。

第二句:“空惭开径待,不为看山留。”

  • “空惭”意味着虽然诗人期待着朋友的到来,但却因为自己的不在场而感到惭愧。
  • “开径”可能是指为朋友开辟道路、准备迎接之意。
  • “不为看山留”表达了诗人即使没有亲自去观赏山水,也愿意让朋友来欣赏。

第三句:“题凤门犹掩,笼鹅帖未酬。”

  • “题凤门”可能指的是题写的凤门诗作。
  • “犹掩”意味着诗作尚未完成或者被隐藏起来。
  • “笼鹅帖”可能是与诗歌相关的其他作品或活动。
  • “未酬”可能表示这些作品或活动还未得到应有的回应或完成。

第四句:“他时愿乘兴,来听竹斋秋。”

  • “他时”指的是未来的时间。
  • “乘兴”表示怀着愉快的心情或兴致。
  • “听竹斋秋”表明诗人希望在闲暇的时候能够听到关于竹子的雅致谈论和秋天的景色,这里的“竹斋”可能指的是一个以竹子为主题的书房或场所。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对山水之美的向往。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等待友人的场景,以及对未能与朋友见面的遗憾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同时,通过对未完成的诗作和未酬的活动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期盼,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诗人自身的高洁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