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子何年国,桐君此日台。
隐无千亩竹,诗在一庭梅。
停楫思携手,题书问举杯。
邮程非兴尽,犹是雪中回。

【注释】

①南康:即今江西省南康县。蔡山人:诗人友人蔡君谟,字君谟。②蓉子:这里指诗人自己,自称。国:指国家。③桐君:地名,在今江西清江县北境。④竹:指竹子。⑤梅:指梅花。⑥停楫(ji ) :停船。⑦兴尽:兴致已尽。⑧雪中回:雪中回家或归来。⑨蔡君谟的诗句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所以此诗以“诗在一庭梅”和“隐无千亩竹”两句为佳句。⑩邮程:指从南康到京城的路程。

【赏析】

这是一首寄给友人的诗。首联点明与友人相聚之地及时间;颔联用典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颈联想象两人相聚时的情景;尾联表达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之情。全诗语言质朴、平易,情感真挚而深沉。

“过南康寄蔡山人”。过南康是作者当时所处地点,蔡山人是他朋友的名字。这两句诗表明了两人相聚的地方是南康,相聚的时间是在他离开之后;同时,也表明了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将他的诗寄给蔡山人。

第二联:“蓉子何年国,桐君此日台。

“蓉子”是说自己,因为作者自比于芙蓉花,称自己为“蓉子”。“国”指国家,这里暗指作者的国家。“桐君”是地名,指桐君峡,在今江西省清江县北境。“台”,这里是指蔡山人的居处。这两句诗表明两人相聚的具体位置以及相聚的时间,同时也表明了两人的交往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发生的,这个时间是他们分别之后,也是在他们相聚之前,具体来说应该是在作者离开南康之后。

第三联:“隐无千亩竹,诗在一庭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隐居生活很宁静,但是没有多少竹子可隐居;但诗作却像庭院里的梅花一样,时时可见。这两句诗表达了两人虽然分别之后,但依然相互关注对方的生活状况。

第四联:“停楫思携手,题书问举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两人在江边停船的时候,就想着要手拉手地一起走;当看到蔡山人挥笔写字时,就想要举杯与他一起饮酒。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两人分别后重逢的情景,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第五联:“邮程非兴尽,犹是雪中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邮程旅行,但还是未能完全尽兴;仍然像是在冬天里行走,回到了家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深情厚谊,是一首表现友情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