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期趋府客,同有住山心。
涧鹿窥禅诵,林猿听苦吟。
清斋黄菊冷,孤磬白云深。
安石膺朝寄,幽盟未敢寻。
冯侍御共宿归义寺禅房谁能料想到,我会成为府中的客卿。
我们同在山林中居住,共享着山居之志。
涧中鹿儿窥视着我诵读经文的场面,林中猿猴聆听着我吟诗的声音。
清斋中的黄菊散发着冷气,孤磬声从白云深处传来。
我心向往朝廷,但还未敢去追求。
译文:
谁能预料到,我会成为府中的客人。
我们和山里人一样,共同居住在山上,拥有着相同的生活情趣。
涧中的鹿子偷看我诵读经书,林中的猴子倾听我的诗歌吟唱。
我在清斋中煮着菊花茶,独自品味这冷冽的清苦。
寺庙里的钟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我渴望投身官场,但却还不敢轻易地去追求那遥远的梦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归义寺与冯侍御共同度过的一个夜晚的写照。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内心的感悟。
首句“谁期趋府客”,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出他对成为府中客人的惊讶之情。这种意外之感,使得他的心境更加复杂,既有对未知生活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接下来的“同有住山心”,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内心世界与山居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与冯侍御有着相同的心灵寄托,他们共同居住在山间,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这种心灵上的契合,使得两人的关系更加深厚。
“涧鹿窥禅诵,林猿听苦吟”两句,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他在山中修行,周围的动物也被他的心境所感染,纷纷效仿着他的行为。这种与自然的互动,使得他的内心更加平和。
在“清斋黄菊冷,孤磬白云深”两句中,诗人通过对黄菊和孤磬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黄菊在清斋中散发出冷气,孤磬声从白云深处传来,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安石膺朝寄,幽盟未敢寻”,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知道朝廷是一个诱惑,但他仍然选择留在山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承诺。这种坚定的决心,使得诗人的内心更加强大。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冯侍御共宿归义寺禅房的情景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