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瓢不惮远,东谒泰山君。
河带泠泠水,松栖片片云。
玉书窗下诵,金策月中闻。
归上诸儒议,千秋汉禅文。
【注释】
- 支瓢:指拿着酒壶。不惮(dàn):不怕。东谒(yè):拜见。
- 泠泠(líng líng)水:清凉的水。
- 玉书:泛指经籍,书籍。玉字为比喻。
- 金策:用铜或铁铸制的马鞭。古代帝王出游时,常以金杖、玉杖等作为仪仗。
- 诸儒:指当时的一些读书人。
- 禅文:佛经。汉禅,汉时的宗教。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张山人和其游东岳,并希望他能写出像《汉禅》那样的文章。
首联写张碵的远行,颔联描写他到泰山后所见的景物。“支瓢”是提着酒壶,不怕走远路;“不惮”是不怕,表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谒”,拜见。“河带泠泠水”写河水清冽,好像泠泠的琴声。“松栖片片云”写山上树木茂盛,一片片白云飘浮其间。“玉书窗下诵,金策月中闻”写在月光下读着如玉的书卷,听金制马鞭击节的声音。“金策”,用金制作的马鞭,象征帝王的权威。这两句写张碵在泰山上读书吟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颈联写张碵在泰山上吟咏出好文章。“归上诸儒议,千秋汉禅文”写张碵的文章传遍天下,被学者们讨论研究。“汉禅”,指汉代的道教经典,这里泛指佛教经卷。
尾联写张碵游历归来,受到人们尊敬和赞扬。“诸儒”即前文中的诸儒,指当时的人。“千秋”,千年。这里指一千年之后。“汉禅”指佛教经典。《晋书·王衍传》:“衍每与诸贤共谈,恒以高远闲放为言,故世号其家为‘王氏之兴’。”意思是说,王衍与当时的文人学士经常一起谈论玄理,他们的言论常常高远而闲逸,因此世人称他们的家族为“王氏之兴”。王衍本人就曾作过“招士”的宣言:“吾聊乘化于自然,岂有慕乎事荣名?”王衍所追求的是个人的精神自由,而不是权势地位和金钱财富。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之情,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