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吏心何慕,幽居兴颇增。
竹斋当晚净,萍沼入秋澄。
朗月邀清咏,浮云傍曲肱。
沉冥虽狎酒,终愧水衡丞。
【注释】:
1.秋日官舍杂咏十二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2.傲吏:傲慢的官吏。
3.幽居:幽静的居住地。
4.竹斋:竹子编成的书房,指隐士的住所。
5.萍沼:浮萍堆积而成的池塘。
6.清咏:清雅的吟诵、咏唱。
7.曲肱(gōng):弯曲着胳膊休息的姿态。比喻悠闲自得的心情。
8.水衡丞:掌管水的官员,古代官职之一。这里借指做官的人。
9.沉冥:深藏不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隐居期间所作的一组诗歌。此组诗歌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第一句“傲吏心何慕”,写出了诗人对于官场的不屑一顾。傲吏,意即傲慢的官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种高傲、冷漠、无欲无求的官场生活所持有的鄙视态度。
第二句“幽居兴颇增”,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得到的愉悦和满足。这里的“幽居”,指的是诗人隐居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对于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三句“竹斋当晚净”,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竹斋夜晚的宁静与清洁。这里的“竹斋”是指诗人的住处,一个由竹子搭建而成,充满了自然气息的书房。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夜晚竹斋的宁静与清洁,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四句“萍沼入秋澄”,则是描绘了秋天时节,浮萍池塘的景象。这里的“萍沼”,指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形成的池塘。“入秋澄”则是指秋天到来后,浮萍池塘的水面变得清澈透明。诗人在这里用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喜爱。
第五句“朗月邀清咏”,则是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下,诗人吟诵诗歌的情景。这里的“朗月”,指的是明亮而皎洁的月光。“清咏”则是指吟诵诗歌的声音。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这样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第六句“浮云傍曲肱”,则是描绘了天空中飘荡的浮云和诗人依偎在枕头旁的姿态。这里的“浮云”,指的是飘荡在空中的云彩。“曲肱”则是指弯曲着胳膊休息的姿态。诗人在这里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的追求和渴望。
最后一句“沉冥虽狎酒,终愧水衡丞”,则是表达了诗人虽然能够像水衡丞一样随意地饮酒,但是内心仍然感到愧疚和不安的情绪。这里的“沉冥”,意即深沉而淡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能够像水衡丞一样随意地饮酒,但是内心仍然感到愧疚和不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