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曾此夕,同是未归人。
去国垂南翥,登楼望北辰。
椒花吴苑客,梅萼粤江春。
笑把屠苏酒,灯前醉莫嗔。
【注释】
除夕同陆华甫守岁:除夕,旧历十二月三十日;守岁,即守夜。陆华甫,诗人的朋友。
苏门(suīmén)曾此夕:苏门,地名,在今江苏苏州。此处指作者的家乡。
未归人:未回家的人。
去国垂南翥(zhù):离开京城向南飞,意喻仕途不顺。
登楼望北辰:登上高处,眺望北方,借指朝廷。
椒花吴苑客:椒花,花椒花;吴苑,古地名,在今江苏苏州。此处以吴苑代指故乡。
梅萼粤江春:梅花萼,梅花的嫩芽,粤江,广东的江河,此处泛指故乡。
笑把屠苏酒:屠苏酒,古代风俗,新年饮用的一种酒。
灯前醉莫嗔:在灯光下喝醉了不要发脾气。
【赏析】
这首诗是写除夕之夜的所作。诗中通过与朋友的交谈,抒发了自己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全诗感情真挚,笔法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除夕同陆华甫守岁”,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诗人与友人在苏门这个故地度过除夕之夜,彼此都未能回到家中。这两句点出了诗题中的“守岁”。除夕之夜是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与友人相聚于此,自然会想到自己不能与亲人团聚的遗憾心情。
颔联“去国垂南翥”,意为自己离开了京城,向南飞翔而去。“南翥”,是飞翔的意思,这里比喻自己像大雁一样离开了京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无奈。他离开京城南下,是因为官场上的不如意。
颈联“登楼望北辰”,意为登上高楼,眺望北方。北辰,北极星,古人常用来比喻国家或朝廷。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思念之情。他登上高楼,眺望着北方,似乎看到了朝廷的方向。然而,他看到的却是一片黑暗。这里的“北”和“南”相对照,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尾联“椒花吴苑客,梅萼粤江春”,意为自己像椒花一样来自吴地,像梅花萼一样来自粤地。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身份特征和地域背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在吴地度过了许多时光,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情感。而当他来到粤地时,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客”和“春”都是诗人的自况之词。
尾联“笑把屠苏酒,灯前醉莫嗔”中,“笑把屠苏酒”意味着诗人在灯前喝酒,开怀畅饮,无忧无虑。这里的“笑”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心情愉快,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灯前醉莫嗔”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认为自己在灯前畅饮,不必过于生气。这里的“嗔”字,指的是生气、发怒的意思。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和经历融入到景物之中,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