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吴季子,列宿汉诸郎。
手版犹趋府,弦琴不下堂。
龟湖黄稻熟,丙穴白鱼香。
楚策应书最,归来谒建章。
【注释】
(1)三江:泛指长江、嘉陵江和赣江。吴季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春秋时吴国被楚国打败,公子光欲杀王孙弥牟逃到山中,被他的仆人所救。后来他与吴王阖闾一起攻打楚国,立了功,被封在吴地,称为“吴王”,因此称吴季子或吴王为“三江”。列宿汉诸郎:指吴季子的儿子吴安昌君。吴安昌君曾随吴王入朝,被封为阳都侯,故称“汉诸郎”。《汉书·百官表上》:“阳都侯,武帝元朔五年置。”颜师古注:“阳都,县名。”
(2)手版:官吏的文书板。犹趋府:指吴安昌君仍要常来拜见太守。趋,快走。
(3)弦琴下堂:指吴安昌君仍要常来听太守的琴声,表示对太守的尊重。下堂,谓离开堂下,这里指离开官府,来到太守家。
(4)龟湖黄稻熟,丙穴白鱼香:龟湖,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的丹阳湖。黄稻,指稻谷成熟了。丙穴,是传说中黄帝铸鼎于丙穴(今河南淮阳县西平陆集)的遗址,所以也用来代指当地。白鱼,指当地的鱼。
(5)楚策应书最:指楚汉相争时的兵法策略,吴安昌君认为用得最为恰当。应,适合;书,兵法书;最,最佳。
(6)建章,汉武帝宫名。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吴安昌君赴任的赠别诗。开头四句写吴安昌君去职归隐前的情形。“三江”句,以吴安昌君比作吴季子,说他像当年吴季子一样在楚汉战争胜利后辅佐其主吴王阖闾复国立功;又以吴季子的儿子吴安昌君比作汉诸郎,说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仍为官。“手版犹趋府”两句写吴安昌君去职后仍常去拜会太守的情景。“手版犹趋府”说明他仍然很重视与太守之间的联系和感情,“弦琴不下堂”则表明他仍然保持着对音乐艺术的爱好和情趣。“龟湖黄稻熟”四句写吴安昌君归隐后的隐居生活。“龟湖”句说龟湖一带的黄稻已熟,“丙穴白鱼香”写当地鱼产丰富。诗人用夸张手法描写龟湖之水清澈,鱼米之乡的富庶,并突出强调吴安昌君在家乡过着闲适愉快的生活,这既是对他归隐生活的肯定,也是对他今后生活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写吴安昌君将要去建章宫向皇帝献策,这是全诗主旨所在。“楚策应书最”一句,表明吴安昌君认为他所献的兵法策略最适合当今时代,而皇上也一定会采纳。这既显示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也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楚策”指楚汉相争时的兵法策略;“建章”,汉武帝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