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筦陪京日,东南羽檄飞。
姓曾铭阁重,策岂画江非。
远志惟看剑,先朝有赐衣。
谷城山下石,犹共赤松归。

诗句:

枢筦陪京日,东南羽檄飞。    
姓曾铭阁重,策岂画江非。    
远志惟看剑,先朝有赐衣。    
谷城山下石,犹共赤松归。    

译文:
在枢筦陪同皇帝的日子,东南的羽檄飞驰而来。
曾铭阁的名声如此重大,策略岂能像画江一般无迹可寻?
远大的志向只有看剑,先朝有赐衣。
谷城山脚下的石头,仍然和赤松一起归来。

注释:

  1. 枢筦陪京日:指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2. 东南羽檄飞:东南指的是当时的军事形势紧急,羽檄指的是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急报。
  3. 姓曾铭阁重:曾是指某人的名字或姓氏,铭阁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图书馆、书院或藏书楼,重表示重要或著名。
  4. 策岂画江非:策略岂能像画江一般无迹可寻,意味着策略深远,难以预测。
  5. 远志惟看剑:远大的志向只有通过持剑来体现。
  6. 先朝有赐衣:先朝指的是过去的朝代,赐衣可能是皇帝赐予的衣物。
  7. 谷城山下石,犹共赤松归:谷城山脚下的石头,与赤松树一起归来,赤松树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是欧大任对一位名叫张公的人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感情和对其一生的回忆。诗中的“东南羽檄飞”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战争频发、战事繁忙的景象,而“姓曾铭阁重”则展示了该人在其领域内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策岂画江非”表达了诗人对其策略深远、不可预测的赞赏。“远志惟看剑,先朝有赐衣”反映了他对这位前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英勇无畏、刚正不阿的品质的钦佩。最后,诗人以“谷城山下石,犹共赤松归”作结,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寄托了对他们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的赞美。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哀悼和敬仰之情的优秀挽歌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