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双峰外,君能载酒过。
开筵邀翰墨,驻马系藤萝。
客恋名山几,僧修净土多。
甘泉烽不到,深酌意如何。

黎秘书携酒同顾舍人、吕蒋二山人、礼永二上人集普恩寺得过字

精舍双峰外,君能载酒过。

开筵邀翰墨,驻马系藤萝。

客恋名山几,僧修净土多。

甘泉烽不到,深酌意如何。

注释:

  1. 精舍双峰外:在双峰山的精舍外面。精舍,这里指寺院。
  2. 君能载酒过:你能否带着美酒经过这里。
  3. 开筵邀翰墨:展开宴席并请来文墨。
  4. 驻马系藤萝:停下马车系上藤萝。
  5. 客恋名山几:客人留恋着名山上的风景。
  6. 僧修净土多:僧人致力于修行净土宗。
  7. 甘泉烽不到:甘泉没有烽火台。
    赏析:
    这首诗是黎秘书和几位友人在普恩寺相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风景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精舍双峰外,君能载酒过”,描绘了普恩寺外的双峰山,以及诗人邀请朋友们一同前来的情景。这里的“精舍”指的是普恩寺,而“双峰”则是指双峰山。通过这句诗,诗人展现了普恩寺周围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
    中间四句“开筵邀翰墨,驻马系藤萝。客恋名山几,僧修净土多”,进一步描绘了聚会时的盛况和人物的情感状态。这里提到了“开筵邀翰墨”,即打开宴会的门迎请文人墨客,邀请他们一起饮酒作乐。同时,“驻马系藤萝”则描绘了他们在聚会时的场景,马匹被拴住,人们纷纷来到普恩寺。最后两句“客恋名山几,僧修净土多”,则进一步表达了客人对名山的留恋和僧人对净土的追求。
    结尾两句“甘泉烽不到,深酌意如何”,则是诗人对于聚会的感慨和思考。这里提到的“甘泉烽不到”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烽火不再响起。然而,尽管战争已经平息,但诗人仍然沉浸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思考着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通过描绘普恩寺周围的自然美景和聚会时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