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何处至,似是雁门僧。
驰论无中驷,翻经已上乘。
泉香金涧茗,簟冷紫花藤。
为问南宗学,今传第几灯。
诗句:
碧云何处至,似是雁门僧。驰论无中驷,翻经已上乘。泉香金涧茗,簟冷紫花藤。为问南宗学,今传第几灯。
译文:
在夏日的某个地方,我见到了慈上人,他的容貌和举止都像是从雁门来的僧人。他在辩论中没有使用传统的四马战车,而是用一种高超的方法来阐述问题,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了。他喝着甘甜的泉水,品味着金涧的茶,品尝着凉爽的紫花藤。我问他关于佛教南宗的问题,他告诉我现在南宗已经传到第几代了。
注释:
- 碧云:碧绿色的云。
- 似是雁门僧:像是来自雁门的僧人。
- 驰论:快速地论述。
- 中驷:古代的一种战车,有四匹马。
- 翻经:阅读佛经并加以解释。
- 金涧茗:指山涧中的茶水,金指的是茶水清澈透明。
- 簟冷紫花藤:凉席上放着紫色的花藤。
- 南宗:禅宗的一个流派,主要强调顿悟和直接领悟真理。
- 第几灯:询问南宗的传承已经到了哪个阶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见到慈上人的所见所闻和他对于佛法的感悟。诗中通过对比、设问等手法,展示了慈上人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以及他对佛法的理解。同时,诗人对于佛法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在其中得到体现。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禅意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