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送长安客,平反借使车。
大河波已息,姑射雪何如。
王畅庭无讼,邹阳狱有书。
泣辜明主泽,计日到参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全诗如下:
送王中郎希文恤刑山西
春送长安客,平反借使车。
大河波已息,姑射雪何如。
王畅庭无讼,邹阳狱有书。
泣辜明主泽,计日到参墟。
注释:
- 春送长安客,平反借使车。
- 大河波已息,姑射雪何如。
- 王畅庭无讼,邹阳狱有书。
- 泣辜明主泽,计日到参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法治的信心。
首句“春送长安客”,描绘了一幅春天送行的场景,长安是当时的首都,客人可能是来自远方的人。次句“平反借使车”,则表明这次出行是为了执行皇帝的旨意,去处理一些冤案。三、四句“大河波已息,姑射雪何如”,则是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决心与信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不息;姑射仙子的冰雪,晶莹剔透。这两句既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和雪山的景象,又寓意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五、六句“王畅庭无讼,邹阳狱有书”,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自己的工作成果。这里所说的“王畅庭”和“邹阳狱”,都是指自己在任职期间所治理过的地区和案件。这两个地方都曾经出现过纠纷和矛盾,而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恢复了和谐与安宁。七、八句“泣辜明主泽,计日到参墟”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升华。这里的“泣辜明主泽”是指自己为了国家的法治事业而感到痛心和悲伤;“计日到参墟”则是对自己工作的期待和信心。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送别和自己的工作进行描绘,展现了一个热爱国家法治事业的人的形象。同时,通过对黄河和雪山的比喻,也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