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来吾不浅,问菊进杯盘。
分得朱门色,移从粉署看。
金枝灯并照,玉艳雪争寒。
欲奏山芗曲,秋风向上兰。
【注释】
“吴驾部公择”是作者的自谦,说自己没有吴公的学问高深。公择,即张载,字子厚,北宋学者,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宋史》本传称其:“博通经史,善为诗,喜谈王霸大略。”他与苏轼同游颍州(今安徽阜阳),曾以《菊》诗赠予苏轼,故此处用其韵。斋,即书斋。
“臧晋叔”和“钱仲美”,都是苏轼的好友。晋叔、仲美均指臧甫,名轼,字晋叔、仲美。
“朱门”是富家的门第,这里喻指富贵之家。粉署是官署,粉是浅红色的一种,这里借指朝廷。
“金枝灯”是指华灯,这里喻指朝廷中权臣。山芗曲是一种古乐,芗,即香草。上兰,指宫廷中的珍奇花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书斋中与好友一起欣赏菊花,兴高采烈,情不自禁地饮酒作诗。全诗以菊花为题,写诗人观菊后的感受和志向。
开头两句说:“兴来吾不浅,问菊进杯盘。”“兴来”句承首联的“秋菊”,点明赏菊的原因。“问菊”二句承颔联的“分得朱门色”,说明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颔联两句说:“分得朱门色,移从粉署看。”“朱门”三字写出了贵族们的豪奢,而诗人却能“分得”,可见他的清高,也表明了他与权贵们的鲜明对比;“粉署”,暗指朝廷,诗人虽居高位却不为权贵所动,表现出诗人的高洁志节。
颈联两句说:“金枝灯并照,玉艳雪争寒。”这四句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两句说:“欲奏山芗曲,秋风向上兰。”尾联二句写菊花的品格,意在勉励友人。菊花傲霜耐寒,芳香四溢,正像诗人所崇尚的品格。诗人希望友人能像菊花一样,不畏风霜严寒,奋发进取,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