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宫阙秣陵前,想见高皇定鼎年。
珠树春浮三殿日,彩斿时拂五城烟。
空寥一望金茎近,霄汉长瞻玉座悬。
千古龙髯攀不及,乌号今在白云天。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紫宸宫阙秣陵前,想见高皇定鼎年。”

  • 解释: “紫宸宫阙”指的是紫禁城,即现在的紫禁城或故宫,古代帝王的皇宫。“秣陵前”则是指南京(古称秣陵),位于今天的南京市区,历史上曾是六朝古都。这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场景的想象,通过对比现代与过去的皇宫,表达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受。
  • 译文: 在紫禁城的宫殿和南京的秣陵前,我遥想当年的皇帝定鼎江山的辉煌时刻。

第二句:“珠树春浮三殿日,彩斿时拂五城烟。”

  • 解释: “珠树”可能指的是宫殿中种植的珍贵树木,用以装饰和象征皇室的尊贵。“三殿日”指的是紫禁城中的三个重要大殿,而“彩斿”(彩绘的船)可能是用于皇宫中的水上交通或仪式的一部分。“五城烟”则指覆盖了整个南京城的烟雾,可能象征着城市繁华或是战争之后的烟尘。
  • 译文: 春天时那棵珍贵的树上挂着明珠般的果实,三殿的太阳在天空中闪耀;彩色的船只偶尔划过五城的烟云。

第三句:“空廖一望金茎近,霄汉长瞻玉座悬。”

  • 解释: “金茎”通常指的是皇宫中用来悬挂珠宝和旗帜等物的金属杆,这里比喻为一根直插云霄的金色支柱,象征着皇家的权力和尊严。“霄汉”则是形容天空极高处,常用来比喻至高无上的地位或理想状态。“玉座”则是皇帝所坐的宝座,常被描绘成玉石制成,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贵。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皇帝权力的敬畏和向往。
  • 译文: 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一根直插云际的金色支柱,那是皇帝的宝座;望向高空,可以仰望到至高无上的皇权,悬挂在云端之上,令人敬仰。

第四句:“千古龙髯攀不及,乌号今在白云天。”

  • 解释: “龙髯”一般指的是皇帝的象征性胡须,象征着威严和权力。“乌号”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鸟类,这里用来象征稀有和高贵。“白云天”通常用来形容高远和纯净的天空,这里也可能象征着自由和超脱。
  • 译文: 尽管我试图攀登历史的高峰,试图触及那永恒的龙髯和珍贵的乌号,但我终究无法达到,它们如今已经飘浮在纯洁无暇的白云之上,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紫禁城和南京城的历史景观的描述,巧妙地结合了历史与现实。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历史感和神秘色彩的场景之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去荣耀与理想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现实的感慨。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