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峰前偃敝庐,衡茅寥寂野人疏。
山中叶落迷樵径,林下猿啼傍客居。
溪冷兰花愁欲佩,霜馀杮叶醉堪书。
弦歌更拟营三径,谁遣门前候鹿车。

【诗句释义】

  1. 文笔峰前偃敝庐:文笔峰是地名,位于浙江金华。偃敝庐指简陋的房屋。
  2. 衡茅(hénɡ máo)寥寂野人疏:衡茅是古代的一种草屋,这里比喻简陋的房屋。野人指的是隐士。寥寂表示寂静无人声,疏表示与世隔绝。
  3. 山中叶落迷樵径:山中的树叶凋落,使得山林间的道路变得难以辨识。樵径指的是打柴人行走的道路。迷路表示找不到方向。
  4. 林下猿啼傍客居:猿在树林里发出叫声,旁边是游客居住的地方。傍表示靠近。
  5. 溪冷兰花愁欲佩:溪水寒冷,兰花散发出清香,仿佛在为佩戴而发愁。愁欲佩意味着非常忧愁,好像想要戴上它一样。
  6. 霜馀杮(fèi)叶醉堪书:霜打过的柿子叶,颜色如同醉酒一般红,可以用来书写。醉堪书意味着足够让人陶醉。
  7. 弦歌更拟营三径:琴声和歌声更加拟合经营三条小径的景象。三径指的是三条小路。
  8. 谁遣门前候鹿车:是谁派遣仆人在门前等候着鹿车的到来。

【译文】
笔架峰前有一间破旧的小屋,衡茅一样的草屋显得格外孤寂。
山林之中叶子飘落淹没了打柴人的道路,树林下猿猴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游客的孤独。
溪水的清凉让兰花散发的香气令人感到惆怅,霜后的柿子叶如同醉酒般艳丽,足以用来书写。
弦乐声声更添了对幽静山林的向往,谁能想到我的门前竟然有等待鹿车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日大仑山房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