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飞尽暮云残,词客悲秋共倚阑。
二女渚连还北向,九疑山隔正西看。
荒台枕石波声小,野庙临江树影寒。
乡土岁时浑不恶,越吟空自老南冠。
【注释】塞鸿:塞外之雁,这里指大雁。词客:诗人。二女渚:地名,在湖南永明县。九疑山:位于湖南永州。荒台:荒凉的台榭,指古越王城遗址。乡(xiāng)土:乡土,家乡。时(shí):时间,时节。南冠:古代楚人常戴南方生产的帽子,因用以代称楚国,后泛指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名篇之一。诗中描绘了冬日海神庙同梁仲登晚眺时所见的景色,并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首联写诗人与梁仲登上高阁远眺,但见暮云渐尽,塞鸿南归,词客悲秋,共倚阑干。这几句描写了诗人登上高阁之后所看到的美景,也表达了词客们在秋日黄昏时分的孤独和悲凉之感。
颔联写在北朝之地,二女峰连亘而北,九嶷山隔岸西望。这两句描绘了北朝之地的壮丽景色以及九嶷山的雄伟之势。通过对比北地的壮丽景色和南国的秀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颈联写荒台枕石,波声小;野庙临江,树影寒。这两句描绘了荒废的台榭、寂静的小河和古老的庙宇,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写乡土岁时浑不恶,越吟空自老南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法回归故土的无奈感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