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驹几日出燕关,咫尺青云不可攀。
便访安期沧海上,谁容方朔汉庭间。
故人书札愁中寄,逐客风烟梦里还。
秋色王程应渐远,知君西望太行山。

酬王舍人仪甫潞河见寄骊驹几日出燕关,咫尺青云不可攀。

便访安期沧海上,谁容方朔汉庭间。

故人书札愁中寄,逐客风烟梦里还。

秋色王程应渐远,知君西望太行山。

注释:

①骊驹:《诗经·小雅》篇名,此诗借指送别之宴。

②燕关:泛指边关。

③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比喻地位、势力相差无几。

④便访:就寻访。安期:传说中仙人安期公居住的蓬莱岛。沧海:大海。方朔:即东方朔,西汉辞赋家。汉庭:汉朝朝廷。

⑤故人:老朋友。书札:书信。

⑥逐客:指被遣谪到边疆的人。风烟:代指边关景象。

⑦王程:帝王所走的路。

赏析:

这首诗以“酬”为题,是诗人写给友人的一首赠答诗。诗中抒发了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之情和对友人前途的关切之意。

首联“骊驹几日出燕关,咫尺青云不可攀”,起笔即写友人从京城出发的时间,短短数语便勾勒出了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年轻的才子,在骊驹即将启程之际,匆匆离开了京都长安。而这位才子却胸怀大志,意欲攀登万里之外的青云之路,然而现实却是咫尺之遥,却无法企及。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

颔联“便访安期沧海上,谁容方朔汉庭间”,诗人继续发挥想象,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思想。他设想朋友在离开京城之后,会到什么地方去?会不会去到蓬莱仙岛安期村?会不会去到汉朝的宫廷之中?这两个地方都远离尘世,但诗人认为,无论是蓬莱仙岛还是汉朝宫廷,都无法容下像朋友这样有才能的人,因为那里都是些权臣贵戚,他们不会赏识有才有德的人才。

颈联“故人书札愁中寄,逐客风烟梦里还”,这是对前两个问题的进一步回答。由于朋友被贬谪,所以诗人只能将他的思念寄托在书信之中;由于被贬谪者身处异域,所以思念之情只能借助梦中的风烟来传达。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尾联“秋色王程应渐远,知君西望太行山”,最后两句诗人以议论收束全诗,点出了全诗的主旨。诗人认为秋天已经来临,而你的旅程也应该渐渐结束(因为此时已是秋天),希望你在西行的旅途中能一直看到太行山的景色!这既是对朋友的期望,也是对他仕途坎坷的一种安慰。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