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初返直庐年,朝退能开野客筵。
宫锦夜披明月下,禁钟秋到凤楼前。
玉绳低映长安树,仙掌高擎白露天。
方朔自惭还索米,汉庭空有故人怜。
诗句释义:
周南初返直庐年,朝退能开野客筵。
宫锦夜披明月下,禁钟秋到凤楼前。
玉绳低映长安树,仙掌高擎白露天。
方朔自惭还索米,汉庭空有故人怜。
赏析:
首句“周南初返直庐年”,意指某人刚刚从朝廷归来,回到家乡或某个私人居所。”周南”通常用来象征周朝或周氏的家族,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位贵族或官员。”初返”说明此人刚刚结束在朝廷的事务,”直庐”则可能是指他的官舍或住所。这里的“年”字,既表明时间,又暗含此人刚刚结束一段时间的任职,返回家中。
次句“朝退能开野客筵”,意味着在退朝之后,他能够开放自己的家宴,接待来自各方的客人。”朝退”指的是皇帝或其他高级官员退朝后的时间,这是他们处理政务和与大臣交流的主要时段。”野客”则是指普通百姓或外来的客人。这一句描绘了他在家中迎接宾客的情景,显示出其慷慨好客的性格。
第三至五句“宫锦夜披明月下,禁钟秋到凤楼前”,“玉绳低映长安树,仙掌高擎白露天”。这些诗句通过使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景象。”宫锦”暗示华丽的装饰或富贵的生活;”明月下”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禁钟”可能是指皇宫中的钟声,代表权威或地位;”凤楼前”则可能指的是宏伟的建筑前。最后两句”玉绳低映长安树,仙掌高擎白露天”中,“玉绳”和“仙掌”都是古代建筑中的象征元素,分别代表天文学中的星象和道教中的仙人形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满足。
第六至七句“方朔自惭还索米,汉庭空有故人怜”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和经历。”方朔”是古代的一个著名文人,以自嘲和幽默著称;”自惭”表示某种羞愧或自责。”索米”可能是说他曾经因为贫穷而求助于他人;”汉庭空有故人怜”则表达了尽管自己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现在却感到孤独无助。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失落感,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情冷暖的认识。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官员在退朝后的喜悦、开放家宴的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还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