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雁波沉彩树凋,汴河东入广陵遥。
倚窗曾赋风前楫,惊枕空悲梦里雕。
宝帐烟花迷陇月,锦帆云雨听江潮。
吴公台下雷塘路,多少高楼怨玉箫。

过隋故宫二首

金雁波沉彩树凋,汴河东入广陵遥。

倚窗曾赋风前楫,惊枕空悲梦里雕。

宝帐烟花迷陇月,锦帆云雨听江潮。

吴公台下雷塘路,多少高楼怨玉箫。

译文:

金雁飞散波涛消逝,五彩之树已凋零,汴河之水东流至广陵远。
倚窗凝望曾赋诗于风前之船楫,梦醒惊觉唯有梦中雕象仍在眼前。

宝帐烟花迷蒙月下,锦帆随风摇曳似云雨,江上潮声如闻雷鸣。
吴公台下的雷塘路上,无数高楼之中犹闻玉箫声声哀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隋宫的昔日辉煌与今日荒芜的对比,诗人以“过”字开篇,引出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第一句“金雁波沉彩树凋”,用“金雁”象征过往的繁华,而“波沉”则暗喻着历史的沧桑。接着“汴河东入广陵遥”写出了汴河的流向,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空间上的遥远感。诗人在第二句中通过对一个特定场景的描述(倚窗、赋诗、惊梦),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索。

第三句“宝帐烟花迷陇月”中,“宝帐”与“烟花”形成了视觉上的美,而“迷陇月”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最后一句“锦帆云雨听江潮”,则将画面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一幅江面上帆影点点、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整首诗通过这种由内及外的过渡,构建了一个既有历史深度又有视觉美感的艺术空间。

诗人欧大任在此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将“金雁”比作过去的荣光,“宝帐”和“锦帆”象征着繁华与梦想。同时,诗人也借助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如“陇月”、“云雨”和“江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此外,“倚窗”“惊枕”等动作描写,更是增强了诗歌的动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从而引发共鸣。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