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当年雪满途,衔冤怜尔叩阍呼。
天乎曹氏融何罪,世有山涛绍不孤。
国士只今收涕泪,馀生宁得傍江湖。
征西部曲思公子,请为君王北射胡。
闻王元美诣阙上书
行乞当年雪满途,衔冤怜尔叩阍呼。
天乎曹氏融何罪,世有山涛绍不孤。
国士只今收涕泪,馀生宁得傍江湖。
征西部曲思公子,请为君王北射胡。
注释:
闻王元美诣阙上书:听说王元美去京城上书。闻:听说。元美:王元美,人名。诣阙:到皇宫朝见皇帝。上书:向皇帝上书奏章。
行乞当年雪满途,衔冤怜尔叩阍呼:行走在当年被大雪封盖的道路上,心中怀着对某人的仇恨,敲着门呼喊。行乞:行走,指旅途艰辛。雪满途:大雪覆盖了道路。衔冤:心怀怨恨。怜尔:可怜你。叩阍呼:敲打宫门呼喊。
天乎曹氏融何罪,世有山涛绍不孤:上天为什么降下这样的灾难给曹氏家族?世上哪有像山涛那样的人,能够延续后代不被遗弃。乎:感叹词,相当于“哪”。曹氏:指曹魏世家。融:同“荀”,指荀彧。东汉曹操谋臣,以智计著称。何罪:有什么罪过。世有:世上有。山涛:晋朝大臣、学者。山涛曾说:“吾有子孙不如山阳(山涛的郡县名)乐彦辅,彦辅有佳称焉。”绍:继承,延续。
国士只今收涕泪,馀生宁得傍江湖:国家之士现在收起悲泣的泪水,我余生难道还能靠水边度过吗?只今:如今。国士:国家之臣。收涕泪:收起悲泣的泪水。馀生:剩下的日子。傍江湖:靠在水边。
征西部曲思公子,请为君王北射胡:征讨西面的战事时想起公子,请求为君王向北射猎胡人。征西部:征伐西部边境的战争。曲:这里泛指战事。思公子:思念公子,即王元美。请为:请求。君王:指君王。北射胡:在北方射猎胡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每两句成对,共四对,两联之间又互有照应和衔接。第一联是写诗人在路上看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某位人士的同情与关心。第二联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第三联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最后一句则表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与报国之心。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外出途中所感而发的。他在路上目睹了雪后道路上一片狼藉的景象,心中不免涌起了一股不平之气,便写下了这首充满愤慨之情的诗句。
首联“闻王元美诣阙上书”是说诗人听说王元美前往京师进言,于是写下这首诗。元美即王元美,字子正,号野堂,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等。他曾任南京国子祭酒兼翰林学士,因直言劝谏而被贬至福建汀州府长汀县知县。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之后,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
颔联“行乞当年雪满途,衔冤怜尔叩阍呼”承接首联,进一步描写了当时的场景。诗人在途中行走时发现当年的道路被大雪覆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之感。同时他也深感那名人士子的遭遇十分悲惨,心中充满了同情与怜悯之意。叩阍呼则形象地描绘了那名人士子敲着宫门向皇帝进言的情景。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即《史记》中记载的“孟尝君夜半入秦求救”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孟尝君在秦国受到欺辱后,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向秦王进言。而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那位人士子深深的关怀之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处境。
颈联“天乎曹氏融何罪,世有山涛绍不孤”承接颔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人在此借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一是以曹魏世家荀彧为例,认为他们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只是遭受了一些不幸的命运而已;其二则是引用了晋朝大臣山涛的故事,表达了他对那些能够继往开来的人才的深深敬仰之情。这两个典故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尊重与赞美之情。
尾联“国士只今收涕泪,馀生宁得傍江湖”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思考与展望。国士一词原本指的是古代君主身边的重臣或贤士,后来也泛指有才能的人。在这里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这位曾经为国家献出生命的人。收涕泪则是形容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悲伤难以抑制。而馀生则是指剩余的日子,也就是指自己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
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与报国之心,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期待,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