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居冠盖肯同游,花似柴桑烂熳秋。
久客岂知逢使者,故人犹自得江州。
天青杖底嵩云落,霜白尊前汝水流。
南望峭帆归欲去,宦情何处不沧洲。

注释:

  1. 张进士:指张皋,陈敬甫的朋友。
  2. 僻居:居住在偏僻的地方。
  3. 冠盖:指官员的仪仗车马。
  4.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九江一带。烂熳:形容盛开的样子。
  5. 江州:地名,在今江西九江一带。
  6. 嵩云:指华山的云雾。
  7. 尊前:酒樽之前。汝水:一条河名,流经河南、山东等地。
  8. 沧洲:指长江边的沙滩或浅水中的沙洲。
    赏析:
    这首诗是陈使君在与友人张皋对饮菊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陈使君敬甫张进士于皋过斋中对菊”,诗人陈敬甫(字皋)邀请了友人张皋一起赏菊,这是他们之间的一次雅集。
    第二句”僻居冠盖肯同游”,诗人陈敬甫(字皋)隐居在偏僻之地,不愿意和那些权贵一同出游。
    第三句”花似柴桑烂熳秋”,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菊花画卷,就像柴桑一样烂漫。
    第四句”久客岂知逢使者”,诗人感慨自己虽然久居异地,却并不知道有朋友来访。
    第五句”故人犹自得江州”,诗人回忆起与朋友相聚的快乐时光,即使身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朋友的陪伴。
    第六句”天青杖底嵩云落”,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嵩山脚下的云彩被诗人的杖击落。
    第七句”霜白尊前汝水流”,诗人以霜白的尊酒比喻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一句”南望峭帆归欲去,宦情何处不沧洲”,诗人向南望去,看到一叶孤舟正驶向远方,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情。他感叹自己的宦情如同这无边的大江,无处不充满沧浪之态。
    整首诗以对菊花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