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缑歌肯向时人,倦揽征裘万里尘。
字挟风霜沧海气,路停车毂蓟门春。
一官直阁怜君老,诸子高阳笑我贫。
清世已知容结绶,岂堪枚叟更游秦。

【注释】蒯缑:古乐名 肯向:难道肯向 时人:当时的人 倦揽征裘:厌倦地收起征衣 万里尘:万里风尘 字挟风霜:字里行间带有风霜之气 路停车毂:路上的马车 蓟门春:蓟门之春 一官直阁:一个官职,直阁为宋代学士院的职事官之一 怜君老:你年纪大了 诸子高阳:诸位公子 清世已知容结绶:清世(即太平盛世)已容下我 岂堪枚叟更游秦:怎堪让枚皋去秦国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燕京时与友人同赋的。诗人以燕京为题材,借写诗抒发感慨,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首联“初至燕京袁文谷邢子愿梁孔适三进士朱在明顾叔潜二光禄汪太学仲淹同集黎秘书惟敬宅得春”是说,自己第一次来到燕京时,袁文谷、邢子愿、梁孔适、朱在明、顾叔潜、二光禄等都是进士,只有汪太学、仲淹不是出身于科举,而是出自家学的。而自己又得到过他们的帮助,所以在这里聚首。

颔联“蒯缑歌肯向时人,倦揽征裘万里尘。字挟风霜沧海气,路停车毂蓟门春。”是说,自己虽然年迈,但仍有豪情壮志,仍然喜欢唱《蒯缑歌》。尽管旅途中劳累,但仍然万里风尘;字里行间带着风霜之气,路停车毂,正是蓟门之春。

颈联“一官直阁怜君老,诸子高阳笑我贫。”是说,自己虽然是一个官职,但仍然怜惜你的老迈,而你们这些公子们却嘲笑我的贫寒。

末联“清世已知容结绶,岂堪枚叟更游秦。”是说,在清平之世,我已经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怎么能像枚皋那样到秦国游玩呢?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