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书亲捧出彤闱,三辅屯兵护汉畿。
大陆秋驱雕马去,浊漳寒挂玉龙飞。
楼前清啸听芦管,戍后严更列羽旗。
曾是十年持斧地,内台今召使君归。

【注释】陈宪,名不详,北宋人。道襄,即赵昌言(公元957-1002),字昌言,宋太宗时为殿中丞,后官至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是宋代著名的宰相之一。备兵:负责军事事务或担任守卫任务。天雄:即大名府,北宋时的州郡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与陈宪是老相识了,两人曾同游过大名府,故有“曾是十年持斧地”之句。

首句“玺书亲捧出彤闱”,写皇帝亲自下诏,召陈宪回京任职的场面。玺书,即皇帝用印封缄的文书。彤闱,皇宫的门。这里说皇帝亲自下韶,把陈宪召到京城来当要职。“三辅屯兵护汉畿”,写皇帝派陈宪去保卫京师和洛阳。三辅,指关中一带,当时称为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即京兆(今西安)、右扶风(今陕西宝鸡附近)和左冯翊(今陕西户县)。汉畿,指东汉京都洛阳及其周围地区。这里说皇帝派陈宪去保卫京师和洛阳,以保汉朝的江山社稷不受侵扰。

二、三两句“大陆秋驱雕马去,浊漳寒挂玉龙飞”,“楼前清啸听芦管”,写诗人对友人临去时的情景描写,渲染离别的气氛。大陆,指黄河以北广大土地;浊漳,指漳水北流的一条河流,在河南北部;玉龙飞,形容河上冰层厚而光滑如玉;“楼前”句写陈宪在离开之前,在一座高楼前面吹箫,箫声清脆悦耳。“戍后”,守边之后;“羽旗”,古代行军时用的旌旗,这里指军旗。这两句写诗人目送陈宪离去时的情景。

四、五两句“曾是十年持斧地,内台今召使君归”,“内台”指内庭,皇宫之内,皇帝所居之处。召,召见。“使君”即太守。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曾经在这里当过地方长官,如今皇帝召你去任大官,你回去的时候,请别忘了老朋友我。

最后两句“内台今召使君归,重携相望涕交流”,写诗人与陈宪告别时依依不舍之情。内台,皇宫之内。这两句意思是说:皇帝今天召你去任重要官职,你回去时要多多保重啊!“内台今召使君归”,是说自己被召入朝廷当宰相。“重携”就是再三握手。“相望涕交流”是说自己与陈宪分别时,忍不住热泪滚滚。

这首诗是送别之作,但并不是一般的送别诗,因为它写的是皇帝召见陈宪去任要职的故事。因此,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赠别诗,而是借送别以抒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