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人吏望清漳,使者辞天夕治装。
此日季公仍作郡,何年严助厌为郎。
路逢野老能争席,庭有胡奴几奉浆。
司马部中名最著,尚留三表献君王。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第一句:“春深人吏望清漳,使者辞天夕治装。”
- 关键词:春深、人吏、望清漳
- 解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刻,看到人们官吏们望着清澈的漳河,准备着迎接即将到来的使者。
- 赏析: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庄重的场景,反映了古代官员对朝廷使命的重视和期待。
2. 第二句:“此日季公仍作郡,何年严助厌为郎。”
- 关键词:季公、何年、严助、厌为郎
- 解释:诗人提到今天赵冀州仍然担任郡守,而严助已经厌倦了做官。
- 赏析: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变化无常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3. 第三句:“路逢野老能争席,庭有胡奴几奉浆。”
- 关键词:野老、胡奴、争席、奉浆
- 解释:诗人在路上遇见一位老人,老人主动让座给他。同时,他在庭院里遇到了一个胡人仆人,仆人为他准备了酒水。
- 赏析:这两句诗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节文化和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4. 第四句:“司马部中名最著,尚留三表献君王。”
- 关键词:司马、部中、三表、献君王
- 解释:司马部的声誉最为显著,他还留下了三份奏章献给君王。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忠诚。
译文
春日深处,官吏们望着清澈的漳河水面,准备启程去执行任务;今日我依然担任郡守之职,但何时能够不再为官呢?路上遇到一位老者主动让座与我,庭内一位胡人仆人为我奉上美酒。我所在的司马部门声名显赫,还留下三篇奏章献给君王。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官场的生活场景和社会风尚。通过对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示了官场中的权力争斗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礼仪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官员职责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