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入飞黄净虏尘,上书归似玉门人。
边歌醉学伊州曲,河水寒流积石春。
尚有公车留倦客,只今开府用词臣。
江南渐近渔樵地,嬴得相逢白发新。
【注释】
张助,字平叔,汉末建安时人。初仕郡吏,后迁江州别驾,又迁庐陵王文学,官终尚书殿中郎。
凉州:今甘肃一带。
二首:指此诗和第二首。
【译文】
每年收入如同黄龙腾飞般把胡虏的烟尘清扫干净;上书归去像玉门关边的人一样。
边地歌谣学着伊州的曲子,河水寒冷却流过积石山,春天到来。
还有公车留倦客,只今开府用词臣。
江南渐渐逼近渔樵生活的地方,嬴得相逢白发新。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诗人通过与友人的通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意脉贯通,一气呵成,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
首联“岁入飞黄净虏尘,上书归似玉门人”。岁入飞黄,比喻战尘已尽,国家太平。玉门关是西汉出塞必经之地,故以之比。这两句写诗人因战乱而远离朝廷,如今虽得太平盛世,但自己仍不能回到朝廷,只能写信寄给朋友,希望他们也能早日归来。
颔联“边歌醉学伊州曲,河水寒流积石春”。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绘,诗人在边塞听到了边民的歌唱,这些歌唱的内容都是关于战争的,如《伊州歌》《伊州曲》等,这些歌曲都是表现了战士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诗人被深深打动,也学会了唱这些歌曲。同时,诗人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如河水、积石山等,这里的河水是指黄河,积石山是位于甘肃的一座山峰,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在边塞的生活感受,也写出了他对战争的反思。
颈联“尚有公车留倦客,只今开府用词臣”。“公车”指汉代的中央官署,这里指的是皇帝的车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他曾经渴望能够回到朝廷,但最终还是留在了边塞。现在虽然成为了一个词臣,但却没有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这里的“词臣”,指的是诗人自己,因为诗人曾经担任过翰林学士之类的职务。
尾联“江南渐近渔樵地,嬴得相逢白发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江南已经渐渐靠近了渔樵地,诗人终于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宿,重新焕发青春。这里的“嬴得相逢”是一个双关语,既可以理解为“赢得相遇”,也可以理解为“赢取相聚”。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