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世好似朱陈,击壤三朝祝颂新。
高卧啸从苏岭客,太平耕是鹿门人。
闲来日月惟藜杖,醉后烟霞一葛巾。
彩服更看娱白发,洛园睢社碧江春。

寄苏亲家叔郊时六十一初度因致遥祝两家世好似朱陈,击壤三朝祝颂新。

高卧啸从苏岭客,太平耕是鹿门人。

闲来日月惟藜杖,醉后烟霞一葛巾。

彩服更看娱白发,洛园睢社碧江春。

注释:

  1. 两家世若:两家的交情像朱陈一样深厚。比喻两家关系亲密,就像邻居一样。2. 击壤三朝:指尧舜时代的风俗。古代认为尧让天下于贤德之人,尧死后,舜继承他的位置,舜让位给禹。这里以尧、舜喻指两家的长辈。3. 高卧:指隐居或安享天年;4. 苏岭:指今江西鹰潭市附近的贵溪县苏家山,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于此铸剑,故又称”剑岭”。5. 鹿门:指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西北的鹿门山,为东汉名士严光所居,后成为隐居之地。6. 藜杖:用藜草编织的拐杖,古人常用它作手杖或拄杖,这里指老人用的拐杖。7. 烟霞:烟云和云霞;8. 洛园:洛阳花园;9. 睢社:指祭祀睢水神的地方,在河南许昌东,古称“颍阳”。后泛指乡社。10. 碧江春:形容春天的景色如碧绿的江水一般清澈明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贺诗,作者通过赞美两位亲家的高洁品行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首句直接点明了两位亲家的德行,将他们的高尚品格与朱陈两姓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两位亲家深厚的感情和尊敬。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述了两位亲家的生活方式,他们过着隐居的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第三句中,诗人描绘了两位亲家在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仅注重个人的修养,而且乐于助人,关心社会,这体现了他们的仁爱之心和高尚的品质。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亲家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四句进一步强调了两位亲家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他们选择了一条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生活道路。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体现,更是对社会的一种积极引导。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两位亲家崇高品德的赞赏和向往。
    第五句则是对两位亲家生活态度的具体化描述。他们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远离世俗喧嚣,过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这不仅是对他们生活态度的赞美,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呼吁。诗人鼓励人们也应该效仿这两位亲家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第六句则具体描绘了两位亲家的生活细节。他们用藜杖作为手杖,悠闲地走在山林间;他们在山林间漫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这不仅是对他们生活情趣的描绘,也是对他们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人通过对两位亲家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最后两句则是对两位亲家生活态度的具体化描述。他们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远离世俗喧嚣;他们选择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对两位亲家生活态度的赞美,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呼吁。诗人鼓励人们也应该效仿这两位亲家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赞美两位亲家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表达了作者对两位亲家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淡泊名利的生活理念,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