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裘褐客秦京,两度朝陵使者行。
隧道松楸春更长,閟寒灯烛夜偏明。
戟郎久已容方朔,园令何妨老马卿。
咫尺苍梧云不隔,追趋惟有泪沾缨。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几年来我穿着粗布衣服在长安作客,两次被派遣作为朝陵使者去拜谒昭陵。隧道中的松树和楸树在春天里显得更长,而幽闭的烛光在夜晚却更显明亮。戟郎已经容不下方朔的狂放,园令何妨老马卿的才华横溢。咫尺之间苍梧山与京城并不遥远,追思往事惟有泪痕洒在缨带上。
注释解释:
- 昭陵:指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东北。
- 裘褐客秦京:穿着粗布衣服在长安作客。裘褐,粗麻布衣。
- 两度朝陵使者行:两次被派遣作为朝陵使者去拜谒昭陵。朝陵使者,古代皇帝派到陵地祭祀的使节。
- 隧道松楸春更长,閟寒灯烛夜偏明:隧道中的松树和楸树在春天里显得更长,而幽闭的烛光在夜晚却更显明亮。隧道,指从长安通往昭陵的地下通道。
- 戟郎:戟手的官员,这里指宦官。容:容纳,容忍。
- 扃:同“禁”。
- 方朔:即东方朔,西汉辞赋家。
- 马卿:即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
- 咫(zhǐ)尺:形容距离非常近,不足一尺。苍梧云不隔:苍梧山的云雾与京城之间并不隔绝。苍梧山,位于长安西北面,是长安的屏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思念友人的诗歌。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逝去的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诗人对昭陵、长安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