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爵东陵盛代民,青门瓜地岂全贫。
五朝世异陶元亮,十亩耕如郑子真。
守德故应忘寂寞,居闲何用厌缁尘。
若论江左风流事,谁似升平九十春。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九十岁时为一位寿星所写的一首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辞爵东陵盛代民,青门瓜地岂全贫。
- “辞爵”意为辞去官职,“东陵”是指古代的贵族居住区,这里指代退休后的生活环境。“盛代民”指当时的盛世之民,意指他们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青门瓜地”指的是长安城西的青门和周围的土地。这里用来形容作者所生活的城市环境。“岂全贫”表示即使在这样的繁华之中,也不免有贫穷的人存在。
五朝世异陶元亮,十亩耕如郑子真。
- “五朝”指的是自唐至宋五个朝代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陶元亮”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东晋诗人,以退隐田园而闻名。“十亩耕如郑子真”中的“郑子真”是南朝宋时期隐逸高士,他在田间劳作就像陶渊明一样,不图名利。
守德故应忘寂寞,居闲何用厌缁尘。
- “守德”指的是坚守德行,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原则。“寂寞”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孤独或清苦的生活状态。“缁尘”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黑色尘埃,常用来比喻世间的纷扰和世俗的诱惑。
若论江左风流事,谁似升平九十春。
- “江左”是指江东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都出自这一地区。“风流事”指的是那些才子佳人、文人雅士等风雅之事。“升平”指的是太平盛世,这里指代的是作者所在的宋朝。“九十春”指的是九十年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九十岁寿星的祝福之词。诗中通过对比古今社会变化,表达了对长寿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文人雅士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最后一句则是对寿星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享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