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铜盘起绛烟,寒威不到玉缸前。
周旋忽共衔杯夕,慷慨何如揽辔年。
绿绶可能搴薜荔,青山犹得奉櫜鞬。
即看蒋诩开三径,岂乏风流二仲贤。

冬夜同陈大参郑冼二别驾陈明府陈都护集陈少参明佐西第

银烛铜盘起绛烟,寒威不到玉缸前。

周旋忽共衔杯夕,慷慨何如揽辔年。

绿绶可能搴薜荔,青山犹得奉櫜鞬。

即看蒋诩开三径,岂乏风流二仲贤。

注释:

  1. 诗题中的人物有陈大参、郑冼、两位别驾(陈明府和陈都护)、陈少参和明佐西。
  2. “银烛铜槃”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照明工具,这里用来象征灯光。“绛烟”是指红色的烟雾,形容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光与烟。
  3. “寒威不到玉缸前”意味着尽管外面的寒气很浓,但室内却因为有了这些灯光而暖意融融。
  4. “周旋忽共衔杯夕”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人们欢聚一堂,饮酒作乐到傍晚。
  5. “慷慨何如揽辔年”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意指在壮志未酬之际,年华老去。
  6. “绿绶可能搴薜荔”暗示着有机会展示才华,就像采摘薜荔那样容易。
  7. “青山犹得奉櫜鞬”表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不失为一个好汉。
  8. “蒋诩开三径”引用的是三国时期蒋诩的故事,他开辟了一条通往竹林的小道,让隐居者得以自得其乐。
  9. “岂乏风流二仲贤”表明即使身边缺少名士,也不缺乏像孔子、孟子这样的贤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宴会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才华的珍视,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银烛铜槃”、“绛烟”、“寒威不到玉缸前”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欢乐的夜晚。而“慷慨何如揽辔年”则透露出诗人对政治抱负的无奈和对年华老去的哀叹。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作品,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