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双流海石斜,城南夹毂太丘家。
尚方赐日凫为舄,三径归时菊正花。
游向函关开紫气,隐从勾漏觅丹砂。
尊前歌劝长生酒,更有安期枣似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和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赏析作品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判断正误。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句中关键字词“赐”“三径”“紫气”“丹砂”。第一句:黄明府七十又一社中为寿。黄明府,指黄滔,当时任左拾遗、直谏大夫。71岁时,他应友人之请,在长安城西的“南庄”为好友王重荣举行八十岁寿宴。

第二句:江水双流海石斜,城南夹毂太丘家。江水双流指的是黄河,河两岸的山是华山、嵩山。“太丘”是东汉人陈寔,字仲子,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是著名的清官,以廉洁闻名于世,死后被百姓奉祀,称陈太丘公。这里用陈寔来代指自己。“夹毂”,谓马行于车两旁。“夹毂”,指马行于车两旁,故云“夹毂”。

第三句:尚方赐日凫为舄,三径归时菊正花。黄滔在长安期间,曾得到尚方赐予一双鹤羽制成的鞋,后来回到乡里,正值菊花盛开的时候。

第四句:游向函关开紫气,隐从勾漏觅丹砂。这两句化用了《列子·黄帝》中的典故。“函关”,古关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北。《列子·黄帝》记载说:“黄帝乘龙驾白虎,登于天,群臣百吏相与造见曰:‘吾闻黄帝陛下游于五色之烟,而观天地之开阖,日月之行,星辰之任聚离,风雨之变化,人民万物之生死,而制法立理焉,可谓至矣!”后因以“函关”借指帝王所居的地方。“游向函关开紫气”一句的意思是:黄滔游历到函谷关,那里云雾缭绕,仿佛有仙人把祥云引开,使紫气弥漫开来。“勾漏”,地名,在广东徐闻县东南沿海,相传为古代丹灶所在。传说中秦始皇曾派人寻找炼丹的秘药,结果找到了“朱草”这种仙草。后来就用它作为长寿的象征。“隐从勾漏觅丹砂”一句的意思是:黄滔隐居生活,从那神奇的勾漏仙洞中去寻找长生不死的仙丹。

第五句:尊前歌劝长生酒,更有安期枣似瓜。“尊前”即酒杯之前。“长生”一词,原指寿命长,这里用来表示祝寿。“安期”,传说中的仙人安期公,据说他曾在蓬莱山上建宫,采食芝草、白术等药物,能不老不死。后来就把神仙们所说的长生不老称为“安期”。这里的“枣若瓜”指的是仙果,也就是传说中的长生果。

【答案】

译文:我敬爱的朋友黄明府七秩华诞,你七十一岁又一寿辰之际,我特地为你办了一次宴会,庆祝你的寿诞。江水双流

海中巨石倾斜,城南夹道的是贵为太丘家的宅第。尚方赐给你一双日行千里的仙鹤变成的鞋,三径通幽,归家之时正好

是百花争艳时节。你在函关游览时,那里的云雾缭绕得好像有仙人开路引导,使人看到紫色云气。你隐居生活,从那神

奇的勾漏仙洞中去寻找长生不死的仙丹。你面前斟满了祝福长生的美酒,还有比那长生果更好的美味佳肴呢!

赏析:

这是一首贺寿诗,诗人以诚挚热情的笔调歌颂黄滔七十岁大寿。全诗以颂寿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厚意。首联写黄滔七十岁大寿的情景:诗人首先点出时间:71岁;然后描绘地点:长安城西的“南庄”;最后交代寿庆对象:黄滔。颔联写诗人得到尚方赐给一双鹤羽制的鞋,归家恰逢菊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先描写黄滔的行程:他乘着马车经过华山、嵩山脚下;再写他的归程:当他返回家乡时,正值菊花盛开季节;最后写他的心情:诗人在长安时已得到一双由鹤羽制成的鞋,现在回到家乡,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心情愉悦。颈联写黄滔出游时的情景:诗人化用《列子·黄帝》中的典故,说黄滔游历到函谷关,那里云雾缭绕,仿佛有仙人把祥云引开,使紫气弥漫开来;诗人又化用《史记·封禅书》中的典故:“秦始皇时,祠官礼神人皆以一太牢祠云。令祠官宽舒持节祠之。”意思是说黄滔出游时,那里的云雾缭绕,就好像有仙人把祥云引开,使紫气弥漫开来。尾联写黄滔回家时的情景:诗人先说诗人为他祝寿,然后赞美黄滔的品行高洁,说他像仙人一样住在勾漏仙洞中,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说诗人还为他准备了美味佳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