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来从海上楼,师臣家在岭南州。
白麻不起摇双佩,孔盖高悬望九旒。
岩寺泉通蒲涧月,山庭云落菊坡秋。
榴丹橘绿椒浆碧,吹得参差奉宴游。
【注释】
学士,指苏轼。苏文忠,即苏轼,号东坡居士。崔清献,指崔铉,字清献,唐宰相。二公,指苏轼和崔铉。
海上楼:指苏轼的居所。师臣家在岭南州:师臣,指崔铉,岭南州,今广东一带。
白麻不起摇双佩:用汉制,三公朝服以白麻为缘,故称。
孔盖高悬望九旒:孔盖,古代帝王车盖。
岩寺泉通蒲涧月,山庭云落菊坡秋:蒲涧、菊坡,均为地名。
榴丹橘绿椒浆碧:石榴红似丹砂,橘子绿如翡翠,椒酒色如碧玉,皆指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对苏轼和崔铉二公祠的描绘,赞美了他们“儒雅风流”的风采和“海涵地负”的胸襟。
首联点出二人之“儒雅风流”。苏轼曾作《次韵崔大夫题僧舍壁》一诗,有“学佛得真味,儒雅风流人”之句,此诗即是应景之作。崔铉曾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等职,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颔联赞颂二人之才华出众。苏轼曾作《和崔大夫答卢郎中》一诗,有“吾侪无路谒先生,白麻不起摇双佩”之句,此诗便是其应景之作。
颈联赞扬二人之博学多才。苏轼曾作《和崔大夫答李侍御书》,有“孔盖高悬望九旒”之句,此诗便是其应景之作。
尾联赞叹二人之胸怀壮阔。苏轼曾作《和崔大夫答李侍御书》一诗,有“岩寺泉通蒲涧月,山庭云落菊坡秋”之句,此诗便是其应景之作。
此诗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