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灯宴苏端宅,又见西堂火树春。
丹穴岁能飞鸑鷟,黄门家更送麒麟。
筵开汤饼叨为客,笥贮诗书代有人。
渐长儿童堪置膝,频来应笑白头新。
上元夕同刘季德岑克名刘道子集苏叔大小雅斋是日叔大举长子弥月
去年灯宴苏端宅,又见西堂火树春。
丹穴岁能飞鸑鷟,黄门家更送麒麟。
筵开汤饼叨为客,笥贮诗书代有人。
渐长儿童堪置膝,频来应笑白头新。
释义:
上元节之夜,与刘季德、岑克名、刘道子一同在苏叔大小的雅斋聚会,今天是刘季大的长子满月的庆典。
去年的灯会,我还在苏端的宅子里,那时西堂燃起了像火树一样的灯笼。
丹穴山每年能飞出鸑鷟这样的神鸟,黄门家则送给我一只麒麟。
筵席摆开时,我作为客人,却只能吃些汤饼;但幸好我还有诗书可以阅读。
孩子们渐渐长大,能够让我坐在他们的膝盖上,他们看到我这个白发人还会觉得好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上元节之夜,与朋友们相聚在苏叔大小的雅斋所创作的。全诗以宴会为背景,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景象和主人的热情款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个人情感的变化。
首先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头两句,描述了宴会的场景和主人的心情。第二部分则是中间四句,主要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和主人的热情招待。第三部分则是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受。
其次从主题上看,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对宴会的描述和对主人的热情招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个人情感的变化。
最后从语言上看,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生活气息。通过对宴会的详细描绘和对主人的热情招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宴会的热闹和快乐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个人情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