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鞭弭未能胜,台上行春不共登。
白雪风流知郢下,青云车骑忆平陵。
声闻岂但西皋鹤,搏起还看北海鹏。
君自长安难久客,封书回雁且先凭。
高梁鞭弭未能胜,台上行春不共登。
白雪风流知郢下,青云车骑忆平陵。
声闻岂但西皋鹤,搏起还看北海鹏。
君自长安难久客,封书回雁且先凭。
注释:
- 高梁鞭弭(bí)未能胜:形容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胜任。鞭弭是古代一种用来驱马的器具,这里借指驾驭马匹的能力。
- 台上行春不共登:春天里,在高台上行走并不与众人一同攀登。行春是指春天里进行的活动。
- 白雪风流知郢下:比喻自己的才华像白雪一样洁白无瑕,能够传扬千里。郢下指的是楚国的都城,这里比喻才华传播的范围。
- 青云车骑忆平陵:回忆起那些曾与我一同乘坐青云马车的人,以及他们在平陵的往事。青云车骑是指高贵的车子和骑手,这里暗指曾经的朋友或者同伴。
- 声闻岂但西皋鹤:我的声音远播,岂止于西皋的鹤。西皋是古代地名,鹤在这里代指名声或声誉。
- 搏起还看北海鹏:从低谷中奋起,就像北海的鹏鸟那样振翅高飞。
- 君自长安难久客:你自京城长安来到这里后,难以长久地留居他乡。
- 封书回雁且先凭:请允许我先写下一封信,等雁儿归来时再归还给你。封书即写信,回雁则表示书信将随大雁返回。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王司理霖在高州(今广东高州)见到他的来信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友情、才学、命运等方面的感慨。
“高梁鞭弭未能胜”以高梁鞭弭比喻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胜任某项任务,而“台上行春不共登”则是对春天里在高台上行走的描述,暗示自己并未与他人共同参与这种活动。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谦逊态度,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期待。
“白雪风流知郢下”用白雪和春风的比喻,表达了自己的才华如同纯洁的雪花和春风般广泛传播,并希望这种传播能够持续下去。同时,“青云车骑忆平陵”则回忆了过去与朋友一起乘坐高贵车辆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的过往。
“声闻岂但西皋鹤”意味着自己的声音远播,不仅局限于西皋的鹤群,而是能够传遍四海,传达到更远的地方。“搏起还看北海鹏”则表达了诗人从困境中奋起的决心和勇气,如同北海的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追求更高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才学和命运的不同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