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峤飘幡地,西华载酒年。
使君携客去,何似谢临川。

【注解】

南峤:指南方的山岭。

飘幡:飘扬,飘动。

西华:华山,位于今陕西省。

载酒年:携带美酒的年头。

使君:官名,这里指王武昌。

谢临川:指谢灵运,他曾任永嘉太守,有“永嘉山水甲天下”之誉,所以称谢临川。

【译文】

南方的山岭上飘扬着旗帜,西华山承载着美酒和欢声笑语。

使君带着客人去游赏,与谢灵运相比,又怎样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同王武昌詹侍御一起游览华山时作的。华山在长安以西,是著名的五岳之一。诗中通过描写华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游览名胜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友人王武昌的赞美之情。

首句“南峤飘幡地”,点出地点是南岳衡山。“南峤”即南方的山岭,这里泛指华山所在的南岳。“飘幡”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好像随风飘扬的旗幡。这一句写华山的雄姿,使人仿佛看到了华山巍峨耸立的景象,为下文写游山作了铺垫。

第二句“西华载酒年”,是说华山一带是人们喜爱饮酒游乐的地方。“西华”指的是华山,“载酒年”表明这里经常是游人载酒而来,畅饮而归。这一句既点明游览的时间(载酒年),也暗示了游人的心情(愉快)。

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使君携客去,何似谢临川。”这里的“使君”是指王武昌詹侍御,他是陪同诗人一同游览的人。“谢临川”是指谢灵运,他在担任永嘉太守期间,政绩卓著,有“永嘉山水甲天下”之誉。诗人通过对比,赞扬友人王武昌的政绩和才华,并以此自比。

诗人是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借景生情抒发感情的。诗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产生一种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往往会激发起一种思乡之情。因此,当诗人看到友人王武昌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就不禁联想到自己在外做官的情景,从而产生了一种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