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茅屋夐无邻,津口花开始识春。
自是太平多隐逸,山人不是避秦人。

注释:千峰之间,茅屋孤耸,没有邻居。津口的花开始识春。

自是太平时代,隐居的人很多,山人不是避秦之人。

赏析:此诗作于元贞二年(1296)诗人任翰林学士承旨时,关中地区遭受旱灾,诗人在友人关元诚处看到赵观的《四景图》。

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象:群山连绵,一座座山峰上,茅屋稀疏,四周没有邻居,显得格外清幽宁静。

接着写春天来临的景象。津口一带的花儿开始含苞欲放,似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诗人很快发现这里并不太平,他感叹说:原来太平时期,隐居的人很多,而像赵观这样的人并非是避秦之人,他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与世无争、远离尘嚣的环境来过一种闲适的生活罢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